“獨角獸企業”是近些年來市場對那些因為擁有特殊技術或商業模式而“一飛沖天”明星企業的美譽。12月21日,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該榜單在大中華范圍內收錄共計120家獨角獸企業,整體估值總計超3萬億元人民幣。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員胡潤表示:“基本上現在獨角獸企業不是在美國,就是在中國。”
這是胡潤研究院第一次發布“獨角獸指數”。榜單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元(70億元人民幣)的優秀企業。
由于存在并列的情況,榜單排名前十的企業共有12家,囊括了8家超級獨角獸企業。其中,互聯網金融行業螞蟻金服以4000+估值高居榜首,超級獨角獸企業滴滴出行位列第二,小米、新美大并列第三。今日頭條、寧德時代、陸金所都以1000+估值排名第五,飛行機器人大疆緊隨其后。并列第九的是來自于互聯網服務行業的口碑、餓了么,物流服務行業的菜鳥網絡,以及又一個互聯網金融翹楚京東金融。
該榜單顯示,北京成為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城市,合計有54家企業上榜,占上榜企業總數的45%;上海和杭州分列二、三位,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別達到28家和13家;深圳以10家獨角獸企業位列第四。
值得關注的,13家來自于杭州的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反超上海的28家獨角獸企業;北京獨角獸企業仍然以接近1.4萬億元的總估值成為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總體規模最大的城市,總估值規模占整個大中華區近半數。
而從行業分布來看,來自于互聯網服務及電子商務行業的獨角獸最多,各有22家企業上榜,在14個行業中并列第一,互聯網金融行業涌現出17家獨角獸企業,前三大行業的獨角獸占到上榜獨角獸企業總數的50%。此外,文化娛樂、汽車交通和醫療健康也是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較為集中的行業。
在這些行業中,互聯網金融獨角獸企業總估值在各行業中異軍突起,以超7000億元占據首位;汽車交通行業緊隨其后,以超過5000億元的總估值位列第二;互聯網服務行業獨角獸企業總估值排在第三。
“對投資者來說,獨角獸的增速和潛力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這些獨角獸企業的估值變化很快,我們按照最新公布的數據來制作榜單,有些企業可能有新一輪融資但沒有公布,最新估值可能都已經翻倍了。”胡潤補充。
80后掌門人近1/3
除了關注這些獨角獸企業,一些投資機構目光獨具“捕獲”了這些企業,同樣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此次調查顯示,紅杉資本捕獲上榜獨角獸企業27家,騰訊和經緯中國分別捕獲21家和15家。這三家機構投資組合較為集中在互聯網服務、電子商務、文化娛樂、物流服務及汽車交通行業,其中紅杉資本捕獲了較多物流服務行業獨角獸。
令市場驚訝的是,這120家上榜獨角獸企業平均成立6年,其中,成立不足三年的有15家,智能芯片企業寒武紀科技成立僅1年,是榜單中最年輕的獨角獸企業。成立5-6年的獨角獸企業占比最高達35%,合計42家。
與之相對的,這些企業的“掌門人”同樣“英雄不問年高”。據不完全統計,上榜獨角獸企業掌門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90后掌門人占比僅1.3%,包括出生于1991年的ofo掌門人戴威;85后掌門人占比8.9%,包括排名前十的餓了么掌門人張旭豪以及曠視科技掌門人印奇;總體來看,70后掌門人依然為數最多,占比超4成,80后掌門人占比已達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