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家基金公司近一年無基金經理離任近一年有174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率為10.75%,同比下降了1.18個百分點。
基金經理的穩定性會對基金的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基金管理人更傾向于內部培養基金經理。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12月2日,公募基金市場123家基金管理人共有1619位基金經理,近一年有174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率為10.75%,同比下降了1.18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有44家基金管理人在近一年未出現基金經理離任或離職的記錄。而隨著公司自我培養人才意識的提高,內部培養人才占比也不斷增加,截至12月2日,現任基金經理中,基金公司內部培養的比例高達84.74%,更是有29家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經理全部來自內部培養。
離職率降至10.75%
44家公司近一年無人離任
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會對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體系帶來不利影響,大概率會引起基金業績的下滑。《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據Wind資訊統計發現,截至12月2日,擁有數據統計的123家基金管理人共有1619位基金經理,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新聘了403位基金經理,有174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率為10.75%。
而在去年同期,基金市場共有1391位基金經理,有166位基金經理離職,離職率為11.93%,近一年的離職率同比下降了1.18個百分點。近兩年基金公司的平均離職率是20.94%。值得注意的是,有44家基金管理人在近一年并未有基金經理離任或離職的記錄。那么,基金經理離職率的高低與基金公司的盈利到底有多大的相關關系呢?
為此,記者重點觀察了在今年上半年基金利潤超過10億元的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經理離職率情況。在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31家基金管理人中,有9家近兩年離職率低于10%。其中更是有2家基金公司近兩年無基金經理離任或離職記錄,這兩家基金公司分別是中銀基金和國壽安保基金,目前兩家基金公司分別有27位和12位基金經理。
值得注意的是,匯添富基金等44家基金管理人在近一年并未有基金經理離任或離職的記錄,更是有中銀基金等30家基金管理人在近兩年并未有基金經理離任或離職的記錄。另外,有29家基金管理人在近兩年的基金經理離職率低于業內平均水平,合計59家基金管理人的基金經理離職率低于業內平均水平,占比為47.97%。
29家基金公司管理人
基金經理全部來自內部培養
作為以人為本的輕資產行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行業健康發展,基金公司越來越注重自己培養人才。業內人士表示,優秀的基金經理是基金管理公司的關鍵人才,基金公司最優的選擇應是內部培養,而不是在同行基金公司之間“挖墻腳”。
記者統計發現,123家基金管理人現任的1619位基金經理中,有1372位來自內部培養,占比為84.74%,超過八成。其中有華寶基金在內的29家基金管理人,其現任基金經理全部來自內部培養。在基金經理超30人的14家基金管理人中,基金經理來自內部培養的比例均在70%以上,更是有3家基金管理人,其現任基金經理來自內部培養的比例超過了90%。
具體來看,截至12月2日,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和廣發基金這3家基金管理人共有現任基金經理37位、36位和36位,其中分別有35位、34位和34位是來自內部培養,現任基金經理來自內部培養的比例分別高達94.59%、94.44%和94.44%。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在投研、市場及綜合業務人才方面,公司基本都是自己培養,很少來自同行業或其他行業公司。在人才選拔上,公司特別重視校園招聘,一般會在清華、人大、央財、上財等金融高校吸納新生力量。在校園宣講時,一般只是人力參與,而在面試過程中,分管各部門的高管都會參加。
另外,離職基金經理的去向也一直備受業內人士的關注,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在近一年離職的174位基金經理中:在離職后去同行業公募基金任職的僅有15人,占比8.62%,尚不足一成;離職后去往私募機構的僅有1人,離職后去往券商的也僅有1人;而更多的基金經理離職后選擇去往了其他行業,包括壽險公司、資管公司等。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