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6日召開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7-2018)上,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就對外經貿而言,重視出口是小國模式,重視進口是大國模式,未來中國要轉向大國模式,就要容忍一些常規項目出現逆差,也要考慮為這些項目提供融資。
張燕生表示,中國過去30年比較重視出口,未來會轉向較為重視進口,沒有進口就不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依賴,也不會給別人創造奶酪和機會。過去30年我國為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無論是出口導向還是外向型模式、代工,都是采取小國模式實現轉化,下一步要轉向大國模式,這可能要容忍常規項目出現逆差,就要考慮為常規項目逆差融資。
由于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量可觀,近些年我國與多國貿易均呈現大規模貿易順差,且數額有擴大態勢。對此,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貿易平衡的狀況完全是由市場決定的。
而為了擴大進口、收窄順差,相關部門也部署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先后多次削減日用品關稅、積極籌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此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這將推動中國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