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行業對資本的饑渴永無止境。
一個月前,餓了么收購了百度外賣,獲得阿里巴巴的融資支持。近日,美團點評又傳出接近敲定至少30億美元融資,由IDG領投,老虎基金參與投資。同時,騰訊也繼續追加了10億美元的投資。這也是美團點評自去年1月完成超過33億美元融資后,再一次傳出巨額融資消息。由于此輪融資為Pre-IPO,意味著其IPO即將啟動。
餓了么也不甘示弱,有消息稱滴滴或將投資餓了么約20億美元,后者將在明年啟動IPO。記者向兩家公司相關人士進行求證,對方均表示對上述消息不知情。“原來說2018年上市,現在還早。”此前,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餓了么投資人朱嘯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對于餓了么是否在籌備上市一事也未給予明確答復。
但是,IPO的計劃已是箭在弦上。在經歷了多年的燒錢擴張后,目前的市場已經形成了兩強并立的局面,餓了么和美團點評下一階段將展開IPO競速賽,誰先登陸資本市場,便可以在市場上加速布局。
邊界拓展
燒錢大戰仍在持續。
根據餓了么提供的數據,其用戶數量2.6億,日訂單量千萬,商戶130萬。按每單補貼1元計算,一年至少需要燒掉36億元。而美團點評需要燒掉的錢只會比餓了么更多。如果僅僅是靠資本支撐來補貼燒錢的話,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內部造血,尋找更多盈利的途徑。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662.4億元,增長率為33.0%,2017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045.6億元。增長率放緩,市場規模將逐步穩定。未來市場增長將主要來自于平臺對已有用戶更多需求的深度挖掘。
在基礎的外賣業務外,餓了么和美團點評開始走上了差異化競爭的道路,開發和發展新業務。美團點評現在已經覆蓋到了旅游、打車、線下零售、票務、餐飲等多個領域。新一輪融資后,美團打車還會向南京以外的城市擴張。餓了么此前也已經推出準時達業務,近期還開始布局辦公室無人零售場景,并加入阿里新零售體系。
漢能投資董事長陳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在同質化比較強、規模化比較大,且需要大量資本的同等商業模式競爭中,融資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看一個公司CEO,必須要看有沒有融資能力,會不會講故事,有沒有激情,如果融不到錢,再好的商業模式也沒用。如果市場足夠大,唯一的選擇就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搶到行業的老大,資本的力量在其中起關鍵作用。”
目前,兩家平臺都在有意識對新業務進行優惠傾斜,培養用戶習慣,未來新業務有望成為平臺差異化的優勢,打破目前同質化嚴重的現狀。與此同時,開展新的業務,意味著更多的投入。
資本阻擊
野心勃勃的美團,一邊在多個領域探索邊界,一邊遭遇既有勁敵的資本阻擊戰。
今年上半年,美團在南京上線了打車業務,并宣布在南京獲得網約車運營資格證。這一舉動直接踏入了滴滴出行的地盤。此番傳出滴滴與軟銀投資餓了么的消息,意在牽制美團方興未艾的打車業務。不過,美團打車的業務目前進展并沒多大起色。
另外,有分析人士認為,餓了么與百度外賣的合并,也直接刺激了美團點評,必須要靠上市來盡快與餓了么拉開距離。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餓了么以41.7%的份額保持領先,美團點評則以41%的市場份額暫居第二,百度外賣在當時保有13.2%的份額。顯而易見,收購百度外賣后的餓了么,市場份額與美團點評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并已經接近兩年,除了2016年1月的33億美元融資和2016年7月華潤創業聯和基金一輪融資外,美團點評再沒有公布過新的融資金額與估值。
只是,業界流傳著一份關于“對賭協議”的傳聞。公司合并后進行第一輪融資時,美團點評CEO王興許諾要在2018年完成上市,同時保證IPO估值不低于200億美元,若無法完成美團點評將賠付投資金額的120%。
對于這份傳聞,美團點評公司已經多次辟謠,表示并不存在對賭。但是有不愿具名的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份協議極有可能是真的。“當時選擇合并,就是大家都走投無路,如果賬面資金能支撐半年,都還會堅持一下。事實是,可能三個月都撐不下去,只能合并然后迅速拿到融資。”
對于美團點評和餓了么來說,即便上市融資,金額也不一定會很樂觀,但是對于開展業務能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上市已是水到渠成。另一名美團點評員工也佐證了這一消息,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從去年年底開始大批行權,把期權兌換成股票,完成后的對應每股價格在0.73美元,還不到1美元。
目前,中概股在資本市場已經漸漸走出陰霾,迎來了新的高估值。只不過,對于每一家沖刺IPO的公司來說,天時、地利、人和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推動它們向前的,不僅是市場,還有背后的巨頭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