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九月初,日頭逐漸涼爽,但中國公路物流互聯網領域卻熱度不減。公路物流互聯網領軍企業貨車幫捷報不斷:8月17日,貨車幫完成B3輪融資5600萬美元,8月24日,貨車幫跟投找油網,布局車后市場,8月底,貨車幫宣布新車15天拿下589輛訂單,交易額超過2億……
業績的不斷刷新,資本市場的認可,車后市場的超前布局,貨車幫實力可見一斑。貨車幫450萬注冊車輛會員,88萬貨主會員,日發布貨源信息超500萬條,已穩坐公路物流互聯網第一把交椅。加上多元、專業的高層團隊,對戰略的準確把控,貨車幫在車后市場快車道一起絕塵。
公路物流另一位玩家運滿滿因在車后市場乏績可陳,盈利突破點暫未可期,于是在車貨匹配數據上做數據美化,但筆者卻發現了些許異樣。易觀發布《中國“互聯網+物流”市場專題分析2017》報告顯示,城際整車運輸平臺運滿滿司機端7月活躍用戶數為148.9萬。然而,就在不久前運滿滿與QuestMobile商業合作的《移動互聯網貨運行業洞察》中,其司機端6月活躍用戶數為209.5萬。如果這兩個月活數據都完全真實的話,運滿滿在短短一個月月活用戶數下減少60萬人,降幅高達30%,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筆者咨詢過業內資深人士,該人士表示:“跟日活可能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如果不存在APP有特別重大的bug情況下,即使統計機構不同,兩個月的MAU不會有如此大的動蕩。該人士暗示,運滿滿在兩個報告中的MAU可能有水分,因為數據機構不監測應用內數據,所以不能排除刷單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QuestMobile數據庫中的一些維度也竟然能完全推翻結論。比如運滿滿司機端和貨主端的用戶中,使用時長僅有0-9秒的用戶分別占比高達30%和28%,而體量類似的同行僅為6%。
中國公路物流市場規模約8萬億,行業尤其傳統,互聯網物流存在巨大的降本增效空間。走向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但一定不是絞盡腦汁“做數據”,而是實實在在地為用戶創造價值。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