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殷勇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2017年北京年會上表示,中國金融體系在快速發(fā)展過程中,面臨金融風險易發(fā)、多發(fā)和高發(fā)態(tài)勢,金融風險防范日益成為緊迫的問題。金融風險,一方面是實體經(jīng)濟面臨三期疊加嚴峻挑戰(zhàn)的形勢反映,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在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存在明顯短板。
對于制度短板中的剛性兌付,殷勇認為,一些投資者認為國有企業(yè)、地方政府和銀行等都是國家機構,不可能出現(xiàn)違約虧損,甚至參加一些亂集資等活動,出了問題要求進行剛性兌付。但風險和收益實際上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所謂風險實際上是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因此剛性兌付本身的制度安排并不能消除這種不確定性的本質,只能是問題的轉移,而且剛性兌付會助長人們的不理性行為,最后造成問題更加嚴峻、更加擴大。
下一階段在我國金融監(jiān)管體制完善過程中,剛性兌付是需要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讓市場機制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價格波動去提示投資者和消費者投資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