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面對投資者“希望貴公司被立案調查是一個烏龍!”的相關訴求之時,歡瑞世紀董秘徐虹的回答還是慣有的“金句”風格:把炒股和調查都當成如廁讀品——拿得起,放得下。但歡瑞世紀這回的問題恐讓人有點“難以消化”。
|
繼7月17日晚間宣布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以及控股股東質押股份于17日觸及平倉線繼而停牌之后,7月18日晚間,歡瑞世紀再發公告,就“與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簽訂日常經營合同”回復深交所問詢。
今年3月份開始,圍繞著電視臺的周播劇場運營,歡瑞世紀分別與北京電視臺和安徽電視臺簽訂了日常經營合同,按照協議約定,歡瑞世紀全資子公司歡瑞營銷需要向安徽衛視、北京衛視分別支付1.7億和1.558億共計約3.25億的廣告費用。
這兩筆巨額支出很快引起了深交所的注意。日前,深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歡瑞世紀測算可實現的廣告收入以及相關合作劇集在過往商業模式下可實現的收入等情況。在回復中歡瑞世紀坦言,綜合公告中顯示的供劇收入與招商收入,與兩家電視臺的廣告合作預計虧損1670萬元至4670萬元。
自從去年年底借殼上市成功之后,歡瑞世紀曾在2016年取得的亮眼業績便不復存在,2017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2895萬元之后,7月13日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又稱,重組后預計虧損3700-3900萬元。
令人大跌眼鏡的虧損與上述兩筆廣告費離不開。歡瑞解釋稱,虧損是在報告期內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減少、成本費用支出較大,比如歡瑞營銷在北京衛視和安徽衛視2017年周播劇場冠名及特約播映,令廣告成本金額增大,再加上先前的虧損疊加所致。
而在年報遭深交所問詢之后,證監會的立案調查也接踵而來。歡瑞世紀在日前的公告中特別提示,若立案調查事項最終構成“欺詐發行或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則公司股票存在暫停上市及退市風險。
豪擲3.25億廣告費押寶周播劇場
|
在對衛視周播劇場的冠名及特約播映權的爭取上,歡瑞世紀已經保底承包了北京、安徽兩家衛視3.25億的廣告費。
2017年3月份,歡瑞世紀旗下全資子公司歡瑞影視和歡瑞營銷與北京衛視在電視劇排播以及廣告招商運營方面達成了合作。
該合作由供劇與廣告招商兩部分構成。一方面,北京衛視向歡瑞影視支付1.32億元獲取對方《青云志2》、《大唐榮耀2》、《十年一品溫如年》等5部電視劇的播映權,另一方面,歡瑞營銷以1.558億元獲得北京衛視2017年周播劇場廣告招商運營權,包括周播劇場冠名(獨家)以及劇場特約播映(三家)(一冠三特)。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歡瑞必須預先將廣告費分批支付給北京衛視。在預先繳納580萬保證金之后,2017年2月-9月,歡瑞必須每月支付1875萬廣告費給北京衛視。
歡瑞預計,這筆交易將帶來1.8億元的營業收入,但另一方面,也存在廣告招商不足導致最大虧損1.558億元的風險。
隨后在2017年6月,歡瑞世紀公布了與安徽衛視類似的合作。一方面,安徽衛視按照每集100萬,總價1.7億元獲取歡瑞影視170集電視劇的播映權,歡瑞世紀稅后收入約1.6億元。
另一方面,歡瑞獲取周播劇場廣告招商權的代價進一步提升,將分批次向安徽衛視支付1.7億元。
在這兩筆交易中,歡瑞世紀通過賣劇賺來的錢完全被其付出的廣告招商費抵消。如果完不成承諾的1.558億以及1.7億元的廣告招商營收,不足部分將由歡瑞承擔,多余的廣告營收則由歡瑞獨享。
看起來是風險極大的合作模式,不過歡瑞世紀的如意算盤也很明顯:除了可能獲得額外的廣告收益之外,還希望通過借力周播劇場的影響力,做到內容、渠道及營銷的統一運營,在主動控制電視劇集制作、播出的節奏的同時更好地把控游戲產品的聯動開發運營節奏。
只是,在電視廣告疲軟的情況下,招商情況如何呢?這也成為了交易所問詢的關鍵點。
廣告運營預計最多虧損近5000萬
|
雖然歡瑞對這兩筆買賣有自己的考量,但在沒有先例可參考的情況下,其高額的廣告支出再次引起了深交所的問詢,深交所對其廣告預計回收情況、賣劇的價格以及交易對上市公司其他子公司(主要是歡瑞營銷)的利益影響等方面提出了質疑。
在昨日晚間的回復中,歡瑞世紀的一筆賬將這兩個買賣可能存在的近5000萬元的虧損公之于眾。
歡瑞世紀坦言,截止目前為止,上市公司與衛視平臺進行“電視劇排播權+廣告招商運營權”的新型合作模式的優勢尚未凸顯,加之2017年3月至今為廣告銷售淡季,廣告招商效果并不理想,歡瑞營銷存在無法收回部分成本的可能性與風險。
具體來說,按照安徽臺的廣告招商方案和價格體系,其一冠三特全年的廣告營收為3733萬元至7466萬元(按實際7個月算),這與歡瑞實際支付的1.7億元相差甚遠。
而在與北京衛視的合作中,截至目前僅有150萬廣告營收入賬,與其承諾的1.558億廣告保底成本尚存在巨大差距。
不過,歡瑞世紀試圖以賣劇賺來的錢彌補廣告招商端可能產生的虧損。
歡瑞表示,其除了向衛視平臺供給自產劇外,還可以通過對外采購,分別向網絡媒體、電視臺銷售供劇的方式增加收入,這部分供劇可產生的收益為2.38億元。
|
從歡瑞提供的圖表里可以看出,其通過對《龍珠傳奇》在內的兩部劇的轉手倒賣,以8800萬元的購劇成本獲得了3.25億的收入,凈利達到2.38億。不過其中與視頻網站合作的1.02億的合同還未簽訂。
與此同時,歡瑞預計,隨著下半年即將到來的酒水飲料快消行業銷售旺季和暑期及金九銀十的媒體旺季,未來兩個季度、兩個平臺約有4000萬元至7000萬元的廣告收入。
綜合以上供劇收入與招商收入,共計可獲得約2.79億元至3.09億元營收,但與向兩家電視臺支付的3.25億元廣告費用相比,依然存在1670萬元至4670萬元的虧損。
對于由歡瑞營銷向安徽臺保底支付承包費用、并約定安徽臺收到廣告費后向歡瑞影視支付電視劇費用的安排,深交所提出了是否系為了保障重組標的業績實現而損害上市公司其他子公司利益的質疑。
對此,歡瑞世紀承諾,歡瑞營銷在與電視臺合作中產生的全部虧損均由歡瑞影視無條件承擔,并計入歡瑞影視業績承諾抵減項下。
一波三折上市之后被立案調查
|
分批支付的廣告費用已經成為歡瑞世紀業績上的拖累,如果按照歡瑞與北京衛視合作公告里披露的交易方式,2017年上半年歡瑞支付給北京衛視的廣告費用應該包含580萬元的保證金以及2017年3月-7月(需提前一個月支付下個月的廣告費用)共計5個月的廣告費9955萬元,這還不包括支付給安徽臺的廣告費用。
7月13日,歡瑞世紀發布的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虧損幅度超3000萬元,重組后虧損3700萬-3900萬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尚盈利4736萬元。
|
更早之前的4月28日,歡瑞世紀披露的2017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凈利潤虧損2895萬元。
突然變臉的業績未免讓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其2016年的業績還相當亮眼,營收7.39億元,同比增長55.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2.65億元,同比增長54.74%;扣非后凈利潤2.54億元,每股收益0.62元,完成了2016年扣非后凈利潤不低于2.23億元的業績承諾。
歡瑞世紀也在這樣的業績下順利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于2016年年底借殼星美聯合上市成功,并在今年2月份更名。
如今,從第一季度開始蔓延擴大的虧損,給這家剛剛借殼上市半年之久的影視公司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質疑。
在公布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后,深交所就向歡瑞出具了問詢函,問詢的8個問題中多為財務問題。公司在6月29日剛回復了深交所問詢函,7月14日的預虧半年報之后,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又接踵而來。
7月17日,證監會對歡瑞世紀下發《調查通知書》,因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同時,周一的創業板暴跌使控股股東質押給中信證券(600030,股吧)11.69%的公司股份也觸及平倉線,于7月18日開市停牌。
至此,歡瑞世紀的股價也從去年11月9日最高時的16.70元一路急跌至此次停牌前的9.46元,跌幅超過40%。
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認為,做為一家剛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不久的公司,控股股東便將手中持股幾乎盡數質押,至少說明其資金鏈已經非常緊張,甚至不排除其在進行重組時所使用的資金便存在著某種“過橋”或者“對賭”的重大嫌疑。
|
在上個月對深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超過主營業務增速的近億元的宣發費用、第一大客戶騰訊的銷售波動情況、借給旗下藝人李易峰1800萬買房款等細節問題被曝光。
如今還在接受調查中的歡瑞世紀再爆虧損,真算得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帶傷上市的后遺癥不知要延續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