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的興起如春來草長,短短數年,一個又一個的細分場景被迅速開發,教育培訓類場景,就是其中一個。
近年來,百度有錢花、蠟筆分期、貸貸熊、名校貸、么么貸等諸多針對教育培訓的分期產品應運而生。然而,清流消費金融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教育培訓的欺詐事件層出不窮,去年的“圓享詐騙”事件還未徹底平息,今年畢業季剛來臨,一波又起。
報名培訓后如約而來的,只有貸款賬單
連日高溫,西安已開啟“燒烤”模式。而這些天,本該拿到大學畢業證開始正式工作的梁安,頂著毒辣的太陽,跑遍了西安的人社局、教育局和勞動偵查大隊,以求解決他的困境。
梁安出生于1994年,是一名西安的大學應屆畢業生。去年11月,急于求職的他通過一次招聘,參加西安中軟卓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隸屬北京中軟國際教育集團,下稱“西安中軟”)的職業技能培訓,并為此在貸貸熊申請了17800元的教育培訓貸款,算上息費,總共應還款金額高達20000余元。
協議中規定,培訓合格后,西安中軟將為梁安推薦就業,并保證梁安正式錄用后的綜合薪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不低于5000元,二線城市不低于3500元。
后來,梁安發現,這個培訓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培訓的內容都是網上可以找到的,幾乎沒有實用。”而培訓結束之后,西安中軟讓學員制作假簡歷,又推薦了一些所謂的合作方企業讓學員去面試,“結果都是那種剛創業的小公司,甚至還有皮包公司。”
對于剛要走出大學校園的梁安來說,沒有工作,又不能名正言順地享有來自父母的生活費,這兩萬多的欠款,是壓在心上讓他夜不能寐的大事。
他嘗試與西安中軟溝通,“但他們根本不理我,沒有任何表示”。梁安也曾聯系貸貸熊客服投訴,“貸貸熊的客服卻說這是培訓機構的事情,他們也不管。”
根據貸貸熊6個月之后開始還款的規則,歷時半年,第一期的應還款賬單卻如約而至,梁安的高薪工作卻成了幻影泡沫。 “我現在既沒有錢還貸款,也因為處理這件事沒辦法找工作。”
培訓貸受騙學員集體上京起訴,多家分期平臺牽涉其中
另一個培訓貸維權QQ群中,群成員已滿500,有人不斷退出和加入,一位群友張智勇告訴清流消費金融,他算過,進進出出的人目前已有1000多個。他們都與清軟國際(也稱為東方清軟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職業技能培訓協議。
其中,有著本科生,有大專生,有未成年的高中生,有挖掘機師傅,有小學沒畢業的社會青年......張智勇稱,清軟國際以面試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業”、“國家工信部合作和支持”,“若無法就業,費用由培訓機構負責”等誘導學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但和梁安的經歷相似,清軟國際同樣沒有履行為學員找到高薪工作的承諾,還讓學員背負上萬元欠款,一邊另謀生計,一邊被催收追債。
“清軟國際的法人本來是徐利杰,現在徐利杰已經將法人變更成他弟弟徐利祥并申請破產。”張智勇稱,據他了解,與清軟國際合作放貸的分期平臺包括課棧網、北銀金融、百度有錢花、惠分期、九課分期等等。
據了解,有些分期平臺在發現清軟國際可能存在風險之后,已經在今年6月停止了與其的合作。而對于借款學員來說,沒有工作、貸款到期,隨之而來的,就是鋪天蓋地的催款通知,這逼得他們不得不想辦法應對。
某些分期平臺雖然在接到投訴后稱將調查處理,但至今并無明確進展。“各地的被騙學員至少來自全國十多個省,”張智勇說,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有的人準備認栽,但有一部分已經決定聯合起來,請一位律師協助起訴清軟國際,因為協議規定必須在培訓機構所在地進行訴訟,多位學員已赴京準備訴訟事宜。
掉入泥潭難脫身,大學生負債萬元走上艱辛維權路
如果梁安和張智勇的遭遇,僅僅是錢財損失、生活受擾,那么對于這群沈陽的大學生來說,培訓的經歷就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社會大泥潭。
“我們知道被騙了,卻又不敢告訴家長,怕家人擔心。”
“請你一定給我們反映反映,我們現在每個月都要支付高額的利息,不能拖了。”
“學校保衛處只是宣布一下這是個詐騙公司就完事了。”
“公安局讓我們找工商局,工商局讓我們去找教育局,我們都懵了。”
一群大學生爭先恐后地向清流消費金融爆料,他們參加了沈陽翰唐教育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翰唐”)的培訓項目。據其中一名學員統計,已參加培訓的同學超過100人,至少涉及以下15所高校。
爆料人統計的翰唐學員所在高校名稱
據了解,截至目前,翰唐已經開展了4期培訓項目。第1期為“全明星計劃”,由晨星成長計劃為參加培訓的學生發放15000元貸款。從學生大學畢業產生收入后開始,每月按照7.5%支付費用,支付期限為5年。根據學員與翰唐簽訂的協議,如果學員想一次性提前還清,則除本金外,另支付20%的利息。
晨星成長計劃官網信息顯示,晨星成長計劃是由九鼎集團及103家上市企業聯合發起的“大學生精英養成的‘人才股權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