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各縣市區鄉鎮村委會,到處貼著敦促令。樂山反腐赦免實驗敦促令發布整整一個月后,主動交代問題的官員200多人,有些縣區零交代。5月8日,紀委書記劉光輝發表有火藥味,更有人情味的說明。最新的統計顯示,主動交代人數達1668人。(2017年06月08日來源:南方周末)
說起腐敗,人們無不咬牙切齒,深惡痛絕,人人喊打。痛恨腐敗分子忘記了理想信念,拋開了黨紀國法,盜竊了人民的利益。十八大以來如火如荼的反腐敗斗爭戰果輝輝,全國已有近名百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落馬,其中被宣布查處的副國級及以上官員4人。在老虎、蒼蠅一起打,除惡務盡的大背景下,突然曝出驚天“新聞”,引起輿論一片嘩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敢于進行反腐赦免實驗,這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與天下人為敵嗎?
其實錯了,這純粹百分之百是嚴重誤讀誤解誤導,是某一媒體標題黨的“杰作”。仔仔細細閱讀樂山市《關于對限期主動如實交代違紀問題人員予以從寬處理的通告》的敦促令,通篇找不出“赦免腐敗分子”的字、詞、句。怎么橫空冒出個赦免腐敗分子的概念來呢,這不是無中生嗎?
原來,有人拿敦促令中的一句話做文章:“凡在2017年6月30日前向紀檢監察機關主動交代本人違紀問題的,視情節輕重,根據相關法紀規定,分別給予從輕、減輕或免予紀律處分”。不曉得這些人上學期間是否是體育老師教的語文課,沒有讀懂“主動交代”、“從輕、減輕或免予紀律處分”的意思,斷章取義錯誤理解成“凡腐敗分子一律赦免”。
“拒不說清問題的,一律頂格處理”。當前,越早說清問題將越能獲得主動。這里的關鍵意思是“不要心存僥幸,主動自首說清問題”,走坦白從寬的陽光大道,而不要鉆進抗拒從嚴死胡同。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正進入“新常態”。已經不斷打破“禁區”和“慣例”,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是副國家級還是村干部,大、小老虎一起打、蒼蠅、螞蟻都要拍,誰也休想成漏網之魚。
凡是有腐敗行為的官員,如果主動交代問題,爭取寬大處理,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這也符合黨的“保護干部”一貫政策,拔爛根,治病根,理亂根,育新根,限期交代“給出路”寬嚴相濟,給幡然悔悟,愿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的人“一條生路”;為抱僥幸心理在紀委門前“徘徊不定”的人指條出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而非“一棍子打成死翹翹”,目的是敦促問題官員限期主動交代問題,也可以說是反腐敗斗爭“引蛇出洞”的一個創新策略,貪污受賄巨額財產,違法犯罪性質特別嚴重就要從嚴頂格法辦,偶爾吃吃喝喝、“小打小鬧”侵害群眾利益輕微違紀,主動交代問題可以從輕、減輕或免予紀律處分,這與“赦免”腐敗分子相差十萬八千里,與深入反腐敗并不矛盾,千萬不要質疑執政黨深入反腐敗的意志和決心,讓一些人“帶到溝里去了”。(作者謝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