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充分認識金融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實把維護金融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實實把金融工作做好。”
今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做出上述指示。他同時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
其中一條便是“提高領導干部金融工作能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努力學習金融知識,熟悉金融業務,把握金融規律,既要學會用金融手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要學會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強化監管意識,提高監管效率”。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經濟進入專業化、技術化、指數化,那么對金融人才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要做好金融工作就離不開金融人才,但現階段,無論是從省到地市,還是從地市到縣鄉,普遍缺少懂金融、懂資本運作的專業人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中尤其迫切需要充實懂金融、懂資本運作的干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徐鵬程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目前全國一些省市的黨政領導班子中“內行”不多,創新不力,因而發展不平衡。
金融人才占比不到公務員總數的1%
徐鵬程本人曾先后在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任金融高管,在2010年至2013年被中組部和團中央以博士服務團成員身份選派江西省鷹潭市掛職副市長。“黨政班子中嚴重缺乏知識型和專家型的領導和干部,更缺乏具體的‘操盤手’,尤其是缺乏懂金融、懂資本運作的專業人才。”他說。
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列舉了一組數據,截至2013年底,全國公務員總人數為717.1萬人,公務員與非公務員的比例為1∶192。“從數量上來說,公務員隊伍不算小,但由于歷史原因,這支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夠高,特別是1993年以前直接過渡到公務員編制的人,一般文化水平較低。而在現有公務員隊伍中,金融類公務員和人才則更少,占比還不到公務員總數的1%。”
“當前搞工作的重點就是做好經濟工作,無論工業和農業,都需要金融支撐。一個地方經濟要發展,離不開金融的積累和支持,金融總量的大小、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往往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速度和水平。”徐鵬程認為,領導干部的專業知識要提高,不能滿足于做“萬金油”干部。
雖然領導干部會有金融知識的相關培訓班,“但對于沒有任何經濟、金融專業知識背景的人來說,培訓學習其實很難。”有知情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舉例說,多年前中央黨校曾經舉辦金融班,某省份的一位省級領導參加了一段時間后,因年齡較大、相關知識短缺,接受能力有限,“實在太痛苦了”,半途就讓省政府秘書長來參加了。
徐鵬程說,“相對于歐美等發達國家數百年的發展歷史,我國金融業人才的積累時間較短,人才占人口和人力資源的比例遠遠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目前來看,各地的金融都是一個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