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26日表示,近日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匯率工作組確實考慮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
自律機制秘書處表示,近期,全球外匯市場形勢和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美元整體走弱,同時我國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向好,出口同比增速明顯加快,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匯率根本上應由經濟基本面決定,但在美元指數出現較大幅度回落的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市場匯率多數時間都在按照“收盤價+一籃子”機制確定的中間價的貶值方向運行。分析顯示,當前我國外匯市場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順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預期的慣性驅使,放大單邊市場預期,進而導致市場供求出現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場匯率超調的風險。
“針對這一問題,部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商通過一些具體的模型設置予以矯正,已在過去一段時間的中間價形成中有所反映。”自律機制秘書處回應稱,此次以工商銀行為牽頭行的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匯率工作組總結相關經驗,并經進一步研究討論,建議在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增加逆周期因子,主要目的是適度對沖市場情緒的順周期波動,緩解外匯市場可能存在的“羊群效應”。逆周期因子根據宏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動態調整,有利于引導市場在匯率形成中更多關注宏觀經濟等基本面情況,使中間價報價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國經濟運行等基本面因素,更真實地體現外匯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模型參數由各報價行根據對宏觀經濟和外匯市場形勢的判斷自行設定。近日外匯市場自律機制召開會議,討論并認可工商銀行提出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模型調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