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一個問題能讓美國政界全體達成共識,那就是美國確實應該解決中美之間的貿易與投資問題。
上個月,美國貿易代表處發(fā)布了一份報告,用20頁的篇幅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中美貿易問題。其中,貿易秘密的竊取、山寨、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網絡隱私問題、以打壓美國產品為代價推廣本國產品的產業(yè)政策、補貼問題、歧視性的產品標準、傾銷過剩產能,以及限制購買美國服務的渠道等問題,都是美國政府在中美貿易上最關心的問題。
這份報告的出爐并不令人意外,因為中國的產業(yè)政策與規(guī)劃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美國企業(yè)與工人,無論現(xiàn)在和以后都是如此,尤其是在中國認為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一些產業(yè)上,其中又以信息技術產業(yè)為代表。此外,能源效率與環(huán)境技術、生物科技、高端設備制造、新材料和非傳統(tǒng)能源車輛等產業(yè)也是中美貿易交鋒的焦點。
任何對中美貿易問題感興趣的人,都應該閱讀一下美國貿易代表處的這份洋洋灑灑的《中國履行世貿組織規(guī)定情況報告》,這也是美國連續(xù)第15年針對中國履行WTO義務情況發(fā)布報告了。該報告指出,美國已經針對中國提起了20次違反WTO規(guī)則的訴訟,比對任何其他WTO成員國都超出了一倍以上。
看到如此冗長的指責和抱怨,難怪在上周海湖莊園的“習特會”前,特朗普要針對貿易問題發(fā)表一份義正言辭的推文了。
雖然“習特會”并未宣布任何重大成果,不過中美領導人都對此次會面感到樂觀,特朗普還表示,此次與習近平的會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預計在接下來的100天里,中美之間會迅速啟動一系列旨在縮減美國對華貿易赤字的談判。我們現(xiàn)在尚不清楚這些談判將解決哪些問題,但雙方的建設性對話至少會推動美國最關心的部分議題取得進展。
美國談判代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中美雙邊對話設定優(yōu)先議題。近年來,中國政府瞄準其產業(yè)政策目標制訂了一系列措施和規(guī)劃,這些措施也給中美貿易帶來了一些問題,然而多年來的中美雙邊談判只是在這些問題上取得了部分成果。在接下來的100天里,中美雙方必須設定明確的目標和跟進路徑。在中美貿易問題上,能夠迅速得到解決的問題可能少之又少。美國要想在貿易談判上取得成功,起碼要明白它希望中方對哪些政策措施做出改變,并且要為此付出鍥而不舍地努力,以推動這些改變的實現(xiàn)。
第二,美國要想方設法保持在亞洲的重要地位。近年來,中國通過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手段,在亞洲的基建領域非常活躍。與此同時,中國也在通過輻射多個層面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擴大其經濟文化影響。另外,中國還通過由其主導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及其貿易優(yōu)勢,推動亞太地區(qū)建立自由貿易區(qū)。而美國在亞洲尚無明顯的經濟戰(zhàn)略。
美國曾經通過泛太平洋(601099,股吧)伙伴關系(TPP),與亞太地區(qū)的11個國家和地區(qū)就經貿與投資問題達成過共識,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隨著美國退出TPP,作為亞太各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的中國很可能將取而代之,成為亞洲貿易規(guī)則的制定者。盡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今年年初的 特朗普政府需要認真思考的是,美國如何才能與前TPP伙伴和有意加入TPP的其他國家重新建立互動,在自由市場的框架下勾勒出亞太經貿合作的新藍圖。只有如此,美國才有希望重塑對亞太經濟的領導地位。
貿易和朝核問題是不應該攪在一起的。中國之所以應該約束平壤,是因為朝鮮無核化也符合中國自身的安全需求。而美國拿自己的商業(yè)利益做交易是毫無道理的。如果美國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上有競爭力,那么它們應該受到中國的歡迎,而不是成為拉攏中國解決朝鮮問題的犧牲品。另外美國也不應毫無怨言地接受在中國的不當產業(yè)政策下生產并出口的大量產品,因為這不僅會損害美國的相關產業(yè),也會導致美國大量工人的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