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期調研,部分村中存在因精神力量減弱、道德失范、子女不贍養老人等問題而致貧的現象。徐向紅說,今年將對107個貧困村進行鄉村儒學建設重點扶持。結合貧困村實際,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組織鄉村儒學講堂師資派駐授課。鄉村儒學建設關鍵在師資。針對貧困村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將組織各市、縣尼山書院充分發揮優勢、整合師資力量,定期派駐優秀講師到本區域內貧困村儒學講堂現場授課,針對貧困村存在的實際問題,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提升道德素質和文明水平。二是通過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貧困村直播國學公開課。在即將舉辦的尼山書院國學公開課—孟子公開課過程中,將繼續借助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平臺向各級同步直播授課內容,讓鄉鎮和村基層群眾不出村、不出社區就能享受高質量的儒學教育。三是為貧困村配備鄉村儒學資料。為實現優秀國學師資和授課資源共享,省文化廳前期組織舉辦了省尼山書院國學公開課以及“尼山書院國學講稿”評選活動。下一步,將根據需要,通過各市、縣尼山書院為貧困村儒學講堂配備國學公開課光盤資料和國學講稿書籍,豐富鄉村儒學的授課內容。
通過前期探索,各市涌現出不少好的典型做法。比如,臨沂市實施“孝文化進萬家”活動,通過弘揚“孝文化”這一傳統美德,形成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使孝老愛親成為群眾自覺行動,來補充社會養老不足的短板。臨沂市沂南縣將“孝文化”弘揚與農村養老保障進行結合,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廣設立家庭養老孝心基金加強農村養老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子女籌一塊兒、社會捐一塊兒、集體支持一塊兒”等方式,設立了家庭孝心養老基金,截至目前,全縣529個村已經實施,募集社會捐贈資金400余萬元。完成第一輪發放的有299個,16598名70歲以上的老人領取了孝心養老金。這項活動已在全市進行推廣。
徐向紅說,開展鄉村儒學扶貧行動,就是要發揮文化啟智作用,以扶志促扶貧,為完善農村養老體系創造文化條件,開闊農民視野,激發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