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競爭,彰顯個人實力,凸顯個人品質。一次作文賽,考出自身素養,揭露縱容式傷疤。有些人將青少年階段看作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在最美的時光里,伴隨著種種誘惑,只有從小養成獨創、進取、自強的習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年代一馬當先。
然而,原本評出的一二三等獎共計420余篇,結果只頒出了380個獎。更讓人難以接受的“1歲時悼念汶川地震淚流”竟然出現在本次作文賽上。就算是眼里再不好、文學素養再不夠的人也能看的出這篇文章決非原創。那么關鍵是,40篇抄襲文章被查出,并不能憑借取消競賽資格制止此類現象再次發生,“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并不長遠。(新民晚報)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孩子從小開始不得不在父母的強烈要求下參加各類培訓機構或補習班,其中涵蓋文化以及藝術課程。許多家長更是把寫好作文看作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一技之長,成為眾人眼中的“能人”“寫手”。有人認為這很好,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對未來利大于弊,也有人認為單純的文化教育會存在問題,一旦忽視對孩子的思想教育,勢必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