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漸近,百姓的“保命錢”如何保證安全并且實現保值增值?目前“養老金入市”的進展如何,投資風險如何把控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受托機構將采取建立和提取風險準備金、由第三方管理專項兜底資金等規定來避免風險擴散。
社保基金與“養老金”有什么區別?
我國的養老金體系由4種不同性質的資金構成: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等“三根支柱”,以及作為國家戰略儲備基金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4種養老金的來源、用途等各不相同。
體量最大的“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是構成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工傷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生育保險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分為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兩類,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企業年金基金受企業年金理事會或由企業年金理事會委托的機構管理投資,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方式主要為單一計劃,2015年單一計劃占比約為八成;“第三支柱”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指職工自愿參加、自愿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目前看這一支柱規模較小;而全國社保基金主要用于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運營。
社保基金(全稱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中央財政撥款等,只有在養老體系出現缺口時才可用來支付養老差額;
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其資金主要來源于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社保費用,用于支付解決養老問題。
“養老金”的投資原則是什么?
社保基金的投資思路是“安全第一”,同屬我國養老體系的兩大資金體,“安全第一”是它們共同的首要考慮因素。
社保基金會表示,養老基金對安全性要求很高,應在保證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基金保值增值。社保基金會將加強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研究,在深入分析宏觀經濟、市場變化和各類資產的長期趨勢,把握各類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的基礎上,制定戰略資產配置計劃、年度戰術資產配置計劃、季度執行計劃的資產配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