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多方發出警告的MMM金融互助社區近日向投資者發布公告,將關閉其“比特幣共和平臺”,這場持續幾十年的國際騙局終于要被劃上一個句號了。
MMM在1989年成立的時候是一家進口電腦和辦公設備的公司,隨后在融資過程中逐漸轉入到金融行業,而讓MMM真正獲得“成功”的是以超高額的回報吸引私人投資者的“金融互助社區”,這一社區平臺在創立最初提供的回報曾一度高達1000%。在MMM最頂峰時期,每天吸收存款量一度高達5000萬美元。1994年,該公司由于逃稅等原因被俄羅斯警方關閉。隨后其創始人謝爾蓋·馬夫羅季開始在各個國家試圖重啟這一龐氏騙局,在俄羅斯、印度、南非、英國、美國都可以看到它的痕跡。
MMM金融互助社區于2015年初正式“入駐”中國,由于平臺起投金額低,回報率卻高達30%-40%,MMM在中國也迅速招攬到了大量的投資者。MMM以高調的宣傳和誘人的獎金激勵制度拉攏人心,雖然這種舊人帶新人的“獎金制度”在本質上就是金融傳銷,然而事實卻是只有當平臺資金鏈出現斷裂導致提現失敗后,投資者才能真正看破這一騙局。
對于流竄在世界各地的MMM社區,英國的《城市新聞》是這樣警示投資者的:
根據英國《消費者保護法》,向投資者承諾的投資收益不得高出回購利率的20%,回購利率目前為7%,也就是說,任何高于27%的經營模式都被定義為龐氏騙局,而MMM每月承諾給投資者的回報在20%到100%之間。此類平臺所承諾的收益,本質上是通過不斷發展新的會員實現的。現存的會員會費勁一切心機試圖拉攏新成員加入,只有這樣平臺才能持續存活,因此提醒廣大投資者警惕身邊“努力”想要拉你加入投資的一些人。
反過來看近期被爆出涉嫌非法集資的中晉系,我們依然可以看到龐氏騙局的痕跡:豐厚的獎勵機制、拉攏周圍親朋好友加入,在朋友圈炫富,誘導身邊的人上鉤,這些都構成了金融傳銷的必備條件。
在這里融360分析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平臺的時候要警惕一些不披露運作模式,只是一味賣力炫富的平臺。任何高于平均收益的理財產品都值得投資者深究,在選擇理財平臺時,公司的基本信息、股東信息、是否受過處罰等信息都是可以在網上查到的。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平臺是否公開融資方、融資用途和資金流向等信息來判斷平臺的可靠性,要知道對于理財公司來說,都是先有融資方,再面向大眾進行融資的,而如果投資者無法查到這些具體信息,那么虛假標的可能性就極大。同時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踏入自己不了解的投資領域,金融詐騙總是裹著各種各樣的虛假外衣,而想要看透這些陷阱往往需要投資者做足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