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市場風格日內發生兩次明顯切換過程,金融股強力護盤下,滬綜指小幅上揚,但“中小創”品種則全面回落,市場二八分化特征顯著。風格搖擺的提速使得因獲利了結意愿強烈本就謹慎情緒轉濃的融資資金加速離場。周三滬深兩市凈償還規模擴大至84.77億元,兩融余額也隨之跌破了8300億元,創下了2014年11月28日以來的新低。當日僅近期表現較弱的鋼鐵板塊獲得融資客逆勢加倉,而本周三護盤、僅有的兩個收紅的行業板塊——銀行和非銀金融板塊遭遇了10億元以上的融資凈償還。
風格搖擺加快離場腳步
3月16日滬深兩市市場風格出現提速,“中小創”出現大幅震蕩,大盤則在金融股護盤支撐下小幅上漲。市場風格日內出現了兩次明顯切換,二八分化特征顯著。在此背景下,兩融投資者離場腳步也明顯增大。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3月16日,滬深股市融資融券余額報8291.48點,較前一交易日減少了84.50億元,這也是2014年11月28日以來,首度跌破8300億元。其中滬市兩融余額報4853.73億元,環比下降69.33億元;深市兩融余額報3437.75億元,環比降低15.16億元。
融資方面,3月16日滬深股市融資余額減少84.77億元至8267.85億元。其中,當日的融資買入額為312.5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出現了明顯下降;但當日的融資償還額卻出現了提升,報397.31億元。至此,本周三融資凈償還規模繼續擴大,至84.77億元,為3月4日以來的新高。3月16日的融券余額則小幅增加0.28億元至23.63億元。
自周一融資凈買入71.67億元,創下近3個月的新高之后,伴隨著市場風格切換的加快以及市場波動的加大,兩融余額再度轉為下降過程。且本周二及周三的凈償還額分別達53.63億元和84.77億元,均居于近期高位。兩個交易日凈償還了逾百億元的規模,凸顯出周一大幅反彈后,兩融資金獲利了結意愿濃厚,再加上風格頻繁搖擺加大了賺錢難度,融資客對短期市場走勢并不看好。
棄逃金融加倉鋼鐵
其實融資客急于獲利了結的情緒也充分的反映在了周三的行業融資數據當中。本周三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僅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收紅,分別上漲了2.38%和0.88%。但這兩個板塊本周三遭遇了10億元以上規模的融資凈償還。反而是近期表現平淡的鋼鐵板塊獲得了融資資金的加持。
3月16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有27個行業板塊遭遇了融資凈償還,且凈償還規模較大的板塊以權重藍籌股較為集中的板塊為主。其中,非銀金融和銀行板塊的凈償還規模最大,分別達22.20億元和12.06億元;公用事業、房地產、建筑裝飾和機械設備板塊的凈償還規模也都超過了3億元。此外,化工、交通運輸、醫藥生物、電子、采掘和電氣設備板塊的凈償還額也都在1億元以上。不過鋼鐵板塊當日“一枝獨秀”,逆勢獲得融資客加倉,周三凈買入了5403.89萬元。而近期以來,鋼鐵股表現明顯偏弱,至周四收盤,近5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居于28個行業指數的最末位,僅1.41%。可見融資客已經開始圍繞市場的“輪動”線索提前布局,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鋼鐵板塊后續上漲動力及持續性存疑。
890只兩融標的股中,周三共有234只標的股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萬達信息的凈買入額超過了1億元,達1.39億元,贛鋒鋰業、山東黃金、怡亞通、棕櫚園林、本鋼板材和遠望谷的融資凈買入額都在5000萬元之上。相比之下,凈償還規模較大的股票則主要集中在權重藍籌股當中,中國平安、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興業銀行的凈償還額超過了2億元。記者王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