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9日訊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聯合公報:提振全球增長 避免競爭性貶值
為期兩天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27日在上海閉幕,會后發表了聯合公報。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繼續復蘇但并不均衡,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加大。與會各方同意需要采取更多行動,以實現提振全球增長的共同目標,并將繼續密切監測全球經濟和金融形勢。
會議期間,與會各方主要就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增長框架、投資和基礎設施、國際金融架構、金融部門改革、國際稅收合作、反恐融資、綠色金融及氣候資金等議題進行討論,并形成了廣泛共識。會議認為,近期市場波動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預計多數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將繼續溫和擴張,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增長將保持強勁。但考慮到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和脆弱性加大,與會各方同意需要采取更多行動,以實現提振全球增長的共同目標。各方正在采取行動增強信心,維護和增進復蘇。各方將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來實現這些目標。
具體來說,貨幣政策將繼續支持經濟活動,保持價格穩定,與中央銀行的職責保持一致,但僅靠貨幣政策不能實現平衡增長。財政戰略的目標是提振經濟,各方將靈活實施財政政策,以促進增長、創造就業和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增強經濟韌性,并確保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續水平。各方也將盡可能采取增長友好型的稅收政策和公共支出,包括將支出優先用于支持高質量的投資。
樓繼偉表示,參加了多次G20財長會議,沒有一次像這次如此關注結構性改革。公報中也多次提及結構性改革的作用,如“重申發揮宏觀經濟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相輔相成的作用”、“加快結構性改革將提升中期潛在增長”等。投資和貿易是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其中,在投資方面,G20將啟動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
針對此前外界最為關注的“新廣場協議”,此次G20會議并未達成。匯率問題方面,只是重申了“匯率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會影響經濟和金融穩定,各方將就外匯市場密切討論溝通,將避免競爭性貶值和不以競爭性目的來釘住匯率”。
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認為,“新廣場協議”未達成,主要是當前的匯率環境與30多年前存在著以下幾點差別:一是當前矛盾的焦點由實體經濟轉移至金融市場,而此前主要經濟體之間矛盾的核心在于實體經濟的“失衡”,金融市場的運行相對平穩。二是當前美國對于修正美元匯率沒那么主動。三是中國取代當時日本的角色,成為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一環,中美雖與當年日美在經濟關系上有一定類似之處,但從政治關系上恐怕大相徑庭。
央行副行長易綱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也表示,G20從來沒有過出臺類似協議的計劃。與簽署廣場協議時不同,當前各方對匯率走勢并沒有一致的看法,而且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與廣場協議時代也有很大差距,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G20在此次會議上決定就外匯市場進行密切溝通討論,其實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協調方式,對于消除外匯市場的過度波動和無序調整將發揮積極作用。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認為,此次會議沒有達成“新廣場協議”也不至于那么悲觀,畢竟今年還有多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目前參與各方應該都還處在摸底、了解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