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225指數上漲7.16%、東證指數漲逾8%,此前大幅下跌的日本股市周一終于挽回了一絲顏面。
東證指數漲幅創多年紀錄
春節期間,對金融業的擔憂使得外圍股市跌進熊市之后,上周五出現反彈。德國商業銀行業績強勁,銀行股大漲,歐洲股市全線開高。《華爾街日報》此前援引阿聯酋能源部長稱,歐佩克成員國或準備合作減產,受此傳聞提振,美油上周五盤中暴漲13%。油價與銀行業績的利好一起推動了歐美股市的反彈了,結束了此前的暴跌。
歐美股市的收漲讓市場情緒得到了一定改善,周一亞太股市受到鼓舞。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上漲7.16%,東證指數漲逾8%,報1292.23點,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漲幅。亞太市場其他股指也以收漲結束,中國香港恒生指數上漲近3%,韓國首爾綜指上漲1.47%。歐股開局同樣表現良好,泛歐斯托克600指數開盤上漲1.7%,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1.4%,德國DAX指數上漲2%,法國CAC40指數上漲2.2%。
分析師認為,日本股市的暴漲是由于此前經歷了數日的連續大跌后出現的報復性反彈。米拉博金融集團(MirabaudAsiaLtd.)香港區主管克拉克(AndrewClarke)說,日股大漲緣于嚴重超賣,每個人都爭先恐后地買入,還有很多空頭回補。大和證券策略師高橋拓也(TakuyaTakahashi)認為,日本股市對本國經濟沒有反應,因為過去一周全球市場的事情更令人擔憂,周一上漲基本是技術性反彈。
市場觀察網(MarketWatch)稱,分析人士尚未完全確定全球市場是否已經觸底,但就目前而言,上周五好于預期的美國零售數據、走高的海外股市以及原油價格似乎引發了投資者對日本和亞洲大多數股票的興趣。
GDP讓“安倍經濟學”打臉
與日本股市的瘋漲相比,日本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就顯得不那么令人滿意了。周一,日本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通脹調整后,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滑0.4%,按年率計算下降1.4%。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內需持續疲軟,拖累當季GDP下滑0.5個百分點,而外需則小幅提振GDP0.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當季占GDP比重高達60%的個人消費環比減少0.8%,較第三季度環比上漲0.4%有大幅萎縮。
民間投資方面,去年第四季度被日本政府視為經濟增長關鍵引擎的企業投資環比增長1.4%,好于第三季度上漲0.7%。但民間住宅投資環比下滑1.2%。此外,受對美國和新興經濟體出口放緩的影響,去年第四季度日本出口環比下滑0.9%,較前一季度增長2.6%有較大差距;進口環比則萎縮1.4%。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臺后希望讓經濟停滯十年的日本恢復其全球大國的昔日風光。安倍采取的行動,包括大手筆的政府開支和大規模的中央銀行貨幣寬松政策,“安倍經濟學”在早期的確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周一的GDP數據顯示了日本經濟復蘇仍舊遙遙無期,“安倍經濟學”面臨困境。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表示,隨著新興市場向出口未能獲得足夠的動力還彌補國內疲弱的需求,安倍晉三面臨將經濟帶出困境的挑戰。盡管日本央行似乎已經彈盡糧絕,但是市場對日央行進一步加碼寬松的預期升溫。
彭博社援引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小玉祐一的話稱,即使排除季節因素,但由于家庭收緊錢袋,消費依舊疲軟,日本經濟下行的風險來自于日圓上漲抑制了資本支出和出口,沒有明確的動力支撐日本經濟。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前日本央行官員正值安達(MasamichiAdachi)預計,日本央行在3月份的會議上可能需要進一步加碼寬松,因為經濟前景和通脹的下行風險在增加。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