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民眾票選是否有意義?
從央視總部大樓“大褲衩”到蘇州東方之門“秋褲”,對這些另類建筑的民間爭議一直沒有停止過。不過,一些建筑備受“吐槽”,或許不僅僅是建筑問題,而是一種民眾心態。
杜宏武認為,目前,重要公建的拍板權很多是掌握在有關職能部門的手里,“但是如果讓全民來投票,也未必能選出比領導更好的選擇”。從另一個角度講,民眾對建筑審美參與度越來越高,“這是一種進步”,杜宏武稱。這對一些不負責任的建筑師們“貪大、媚洋、求怪”的設計傾向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也會促使全社會對建筑藝術有更多的關注與思考。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沒有文化和原則支撐的評判,對設計師來說,是一種傷害。“發揮公共空間一定的民主是必要的,但是對公共建筑的優劣進行評判,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士。”
唐孝祥認為,從建筑評論的角度,大張旗鼓地進行投票評選“丑陋建筑”,并沒有實際意義,也不利于建筑的健康發展,“客觀地說,這只是成為了更多人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