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川軍94歲抗戰老兵:反正都是死 不如打鬼子
來源:財經時報 發布時間:2016-01-24 08:08:00

2016年1月16日,唐文光在金堂縣隆勝鎮黃桷椏村家中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楊力攝

2016年1月16日,唐文光在金堂縣隆勝鎮黃桷椏村家中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楊力攝

在臺兒莊戰役中堅守陣地的川軍士兵。

在臺兒莊戰役中堅守陣地的川軍士兵。

滕縣戰役中,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巷戰。

滕縣戰役中,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巷戰。

2016年1月16日,陽光和煦。四川金堂縣隆勝鎮黃桷椏村公路旁,有間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泥土筑起的墻已剝落大半,地面坑洼不平卻打掃得很干凈。94歲的唐文光坐在院壩里,曬著太陽瞇了一覺醒來。

周圍傳來重孫們的聲音:“祖爺爺,鬼子長啥樣啊?紅胡子還是綠眼睛?”老人的雙眼早已失明,他伸出手,一個娃娃把頭靠了過去。唐文光笑了笑,講起年輕時打仗的故事:“鬼子也沒得三頭六臂,但是機槍打得特別兇,還有飛機‘呼呼呼’地飛過頭頂丟炸彈,祖爺爺的好多戰友都犧牲了……”

當天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在隆勝鎮民政事務辦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找到了唐文光。

與其死在家里不如去拼出路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戰火的影響,對遠在四川的金堂隆勝鎮并不大。老實巴交的唐煥友種了大半輩子地,心頭盼的是老天爺能給個豐收年,一家子可以吃飽飯。轉身看到小兒子唐文光時,唐煥友的心頭有些惱,但很快就釋然了:“過段時間,給他找個師父,學個好手藝。”唐煥友給兒子盤算起不做農民的出路。

走在田埂上的唐文光,想的卻恰恰相反:“反正讀不進書,家頭又沒得錢,學手藝還得挨師父打,我才不去咧。”正當父子倆各自在“盤算”時,大路上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響。唐文光一溜煙跑過去湊熱鬧,看到不少十八九歲的青年跟家人告別,要到前線去打鬼子。

“戰事打得那么兇,鬼子遲早要打過來。與其被炸死在家里,還不如去前線拼個出路。”17歲不到的唐文光像被打了一針強心劑。聽得熱血沸騰的他,也想去當兵。

“不行,你敢去就打斷你的腿!”唐文光的想法剛說出來,就遭到一家人的強烈反對。作為最小的兒子,唐文光一向受到更多“寵愛”,這種九死一生的想法,家里沒有一個人同意。倔強的唐文光從村里打聽到,趙鎮那邊有部隊在征兵。沒過多久,他瞞著父母,與村里的其他青年一起在趙鎮加入了川軍45軍。隨后,唐文光等一批金堂青年穿著布鞋和短褲,走到廣安參加了半年集訓。

日機空襲武漢目睹戰友犧牲

半年的集訓很快結束,唐文光這群毛頭小子,在體能和槍法上都得到了提升。由于前方戰事吃緊,唐文光被分配到45軍125師373旅745團1營3連1排,成為一名正式軍人。隨后,唐文光與部隊一路步行至重慶,再坐船一路往東,朝抗日前線開去。

一路上,唐文光這批新兵由于年紀相差不大,相互聊起了沿路的所見,以及各自的家鄉故事,很快就熟絡了。到達武漢不久,日機呼嘯而來,接著是幾輪低空轟炸。隨著轟隆聲在耳邊炸開,唐文光等人還沒反應過來,耳朵就被震得生疼,很多人沒來得及跑開,當場被炸得沒了影子。“老兵喊我們趕緊找地方躲。”很多人四散開,各自找掩體躲避。煙塵散去,周圍的建筑都被炸毀,街道上散落著焦黑的尸體,“應該是碰巧遇到的轟炸,不然部隊的死傷會更大。”有老兵說。

很多新兵被嚇得傻了眼,唐文光等人開始集中遺體,找了個地方埋掉這些年輕的血肉。“跑了會被炸死,拼了可能遭打死,反正橫豎都是一死,我要多殺鬼子才賺得到。”唐文光把心一橫,第一戰沒能嚇住他,反而更堅定了他抗戰的決心。

深秋時穿草鞋只能吃到米飯

快到山東時,已經是深秋時節了。但一路出來的川軍,大多數人還穿著草鞋,被凍得打冷顫。很多戰士的腳被凍傷,但部隊太窮,給他們添不上裝備。北方的深秋,比四川更加冷冽和刺骨。休息的時候,大家縮擠在一起,相互取暖。

唐文光背著的步槍,已追溯不到是哪個死去的戰士留下的了。他把它視如寶貝,保護得不得了。

“沒戰斗的時候還好,每天能吃上3頓飯,都是干飯。”唐文光回憶說,相比那些受戰爭影響,四處流浪的災民來說,部隊還算幸運了,“但除了米飯,難得吃上一回菜,肉就更別想了。”唐文光說,當時川軍還有個“絕活”:會編草鞋。從四川出來,一路上走爛了不少草鞋,很多鞋子都是川軍各自抽空編的,“到山東時還背了好幾雙草鞋。”但戰斗一打響,要想再吃頓飽飯,睡個好覺,就成了奢望。

“常常一天都吃不到一頓飯,一旦生火做飯,就相當于在引導飛機來轟炸。”戰士們常常餓著肚子跟鬼子打仗,因為裝備差距太大,需要更靈活的戰術,體能消耗比日軍更大,“最苦的還是晚上打仗,又冷又餓。”

多次打跑鬼子百姓送來布鞋

雖然已過去70多年,但94歲的唐文光一提起在山東的日子,時不時會念到當地的老百姓。

“我們在山東駐防和作戰時,當地百姓都很感謝川軍。”唐文光說,那時候,常有鬼子來村子里騷擾百姓,他們就組織人手,多次把鬼子打跑,“到后來,只要不是大部隊,小股鬼子一聽到槍響就嚇得騎馬跑掉。”

當地百姓見到這些川娃子寒冬臘月還穿著草鞋在戰斗,大家一合計,自個兒弄了布料,給他們打布鞋穿。

“起初,長官不讓收百姓的東西。布鞋實在推不過去,就收了,但其他東西一律退了回去。”唐文光說,他們部隊有一條鐵律,就是不準騷擾百姓,不準偷拿百姓的東西,“如果發現,一律槍斃。”

說到這兒,唐文光努力抬起眼皮,嘆了口氣:“有個小戰士,就是沒遵守這條紀律,被槍斃了。”

那時候,部隊要給他們發軍餉,“但戰事緊張,軍備更換都惱火,軍餉就更慘了。”有個年輕戰士,想換些零錢,就偷了村民的一塊白布拿去賣。此事被村民發現,鬧到了軍營里,排長揪出那個戰士,白布還沒賣出去,當場還給了村民。

但事情還沒結束,“軍令如山,軍紀更不能壞。”唐文光搖著頭說,那位年輕戰士沒能死在戰場上,而是被執行軍法,當場被槍斃了。

血戰臺兒莊時子彈射穿大腿

電影《血戰臺兒莊》里,在戰事危急的時刻,無論是在城外還是城內,都出現了將領與士兵一同壯烈殉國的場面,可見當時戰事之慘烈。

這場注定載入史冊的戰役,在1938年3月打響。日軍甲種師團第10師團下屬的瀨谷支隊1萬多人,全線進攻川軍22集團軍防守滕縣外圍的陣地。

此前,第五戰區急調張自忠的59軍北援滕縣。豈料張自忠到達滕縣時,日軍對臨沂發動猛攻。臨沂和滕縣一樣,一旦不保,日軍都能迅速占領臺兒莊,然后直下徐州。張自忠部被派到了臨沂。此時,能抽調增援的部隊尚在數百公里外的路途中,臺兒莊、徐州猶如一座空城。滕縣只能由22集團軍兩萬多人獨自面對。

不滿20歲的唐文光,已當上了班長。“當天清晨,日軍用大炮和飛機輪番轟炸我們的陣地。”唐文光回憶說,由于裝備差距太大,戰士們只得躲在陣地里,“一個排、一個連根本不經打,幾炮過來就死傷慘重。我所在排里的戰士,一場戰斗打下來,只能活幾個。”

機槍打穿工事川軍死守滕縣

“裝備實在太差了,完全是填命在守。”與日軍輕重武器的猛烈攻擊相比,川軍的武器顯得很“寒磣”。

日軍有飛機和重炮轟炸,地面有機槍為沖鋒士兵開道。川軍有的步槍連來復線都磨光了,射擊起來子彈亂飛,還時常遇到卡殼,距離稍遠就打不準,幾乎只能在200米內才能對日軍造成傷亡。

“很多川軍戰士干脆把槍放在旁邊,等日軍靠近再用手榴彈和大刀。”唐文光說,他們的幾門迫擊炮還沒打出一炮,日軍就轟轟轟連落數十炮。“命令一下,管你怕不怕都要上。被打死了,挖個坑坑埋了就是。沒被打死,就要殺鬼子報仇。”

“老兵怕機槍,新兵怕炮彈。”唐文光等人在多次戰斗中總結了這個經驗,“我們在滕縣城外修筑了工事,但幾乎沒有用,飛機可以把炸彈扔進陣地,我們只能瞄著天上打。說起來是工事,鬼子的機槍完全可以射穿工事,躲在工事后的新兵,大多被子彈打穿了。”唐文光指著左大腿說,“這里的貫穿傷,就是被子彈打穿的,幸好沒傷到骨頭。”

但川軍仍然在拼死抵抗。作為臺兒莊外圍的唯一駐守部隊,一旦放棄滕縣,臺兒莊就直接暴露在日軍面前,再無一支部隊可以阻攔日軍的長驅直入。

“我們外圍守軍被打散后,城內的部隊還一直死守。”想到守城的川軍戰士,唐文光突然捏緊了拳頭,1938年3月17日下午,日軍數千人破城進入滕縣,剩余的川軍和日軍拼死巷戰。由于日軍數量太多,川軍各部逐步被陷入包圍中,相互之間的聯系被切斷。

奉命死守滕縣的41軍122師師長王銘章,被日軍入城部隊發現,遭到重機槍部隊的猛烈掃射。王銘章腹部中彈,壯烈犧牲。

寫家書報平安回家繼續種田

“離開家大概兩個月后,我寫了封信回去。”唐文光說,要去前線的時候,他收到了家人的回信,內容已記不得了。

唐文光說,那時候出去打仗,誰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到第二天,他也難得有時間給家人報平安。抗戰勝利后,他回到了金堂老家,村里的人以為他早就死了。“當時一起出去的人很多,但打完仗回來的,就只有我一個了。”

家人見面后,母親哭紅了眼,唐文光也感到有些慚愧,但是出去抗戰的事,“我不后悔。”不久,家人給他找了個叫張鳳群的老婆。從此,他接過父親的鋤頭,在家里種起了地,這一種就是幾十年,“沒想到轉了一圈,還是回來種田了。”

此后,唐文光再也沒有離開過老家。他時常懷念起抗戰的日子,以及當年出生入死的戰友,“經歷過戰爭,才曉得戰爭到底有多慘烈,還是平平淡淡種田好啊!”

喜歡住在老屋希望老伴健康

20多年前,唐文光因為白內障的原因,導致失明至今。“雖然看不到,但父親的耳朵聽力還好。”唐文光的大兒唐柏林說,以前,父母身體不錯的時候,他們常一起四處轉轉。后來,二老身體衰退,“走路必須要人扶著。”

不久前,唐柏林帶著父親住進了新家,但住了沒幾天,唐文光就不高興了。

“他一直鬧著要回老屋去住,新房子住著心里不踏實。”16日當天,唐柏林答應父親送他回去坐坐,“老屋太殘破了,到處都透風。”

“坐在自己家里,我才覺得踏實。”唐文光有些倔,無論兒子怎么說,他都要堅持住些日子。陪了他70多年的老伴也在老屋,但身體更為虛弱。

老屋里,陽光從瓦隙里透下來,唐文光坐在床邊的凳子上,老伴躺在床上養病。

“母親剛出院沒多久,還在吃藥。”其實,唐家人藏了個秘密。唐柏林說,母親不久前查出了癌癥,他們擔心老兩口聽了受不了,“一直瞞著的,只說是感冒了。”

“我身體不行都沒躺起,你要趕緊好起來哦。”唐文光對老伴說,此時屋外的陽光正好,“等你牽我走走。”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力(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口述實錄

“戰事打得那么兇,鬼子遲早要打過來。與其被炸死在家里,還不如去前線拼個出路。”

“跑了會被炸死,拼了可能遭打死,反正橫豎都是一死,我要多殺鬼子才賺得到。”

“當天清晨,日軍用大炮和飛機輪番轟炸我們的陣地。一個排、一個連根本不經打,幾炮過來就死傷慘重。我所在排里的戰士,一場戰斗打下來,只能活幾個。”

“很多川軍戰士干脆把槍放在旁邊,等日軍靠近再用手榴彈和大刀。命令一下,管你怕不怕都要上。被打死了,挖個坑坑埋了就是。沒被打死,就要殺鬼子報仇。”

“我們在滕縣城外修筑了工事,但幾乎沒有用,飛機可以把炸彈扔進陣地,我們只能瞄著天上打。說起來是工事,鬼子的機槍完全可以射穿工事,躲在工事后的新兵,大多被子彈打穿了。我大腿上的貫穿傷,就是被子彈打穿的,幸好沒傷到骨頭。”

“經歷過戰爭,才曉得戰爭到底有多慘烈,還是平平淡淡種田好啊!”

老兵檔案

姓名:唐文光年齡:94歲民族:漢族籍貫:四川金堂所屬部隊:中國軍隊22集團軍45軍125師373旅745團1營3連1排所任職務:排長經歷戰役:滕縣保衛戰等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