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成醫,更重保養
此外,古話講“久病成醫”,平時經常生病的人,會更加關注健康問題,能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輕微變化,比較注意保養,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平日生小病還會經常去醫院,經常做各種檢查,經常與醫生面對面溝通,很容易早期發現大病,從而及時治療。
平時身體狀況較好不用去醫院的人,往往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很好,不愛檢查身體,尤其是忽視身體的輕微不適,直到癥狀明顯才會想到去醫院,這就給重病造成可乘之機。這也提醒那些總認為身體棒棒的人群,不要忽視輕微疼痛、胸悶、頭暈、低燒、腹瀉這樣的小毛病,要敏銳地發現它是不是一些重大疾病的早期癥狀。
小病常看,大病難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小病不斷,大病不來”是建立在對小病進行積極地處理基礎之上的,若小病不治,大病就會吃苦。正如俗語說“小洞不補,大洞尺五”。意思是,衣服上破了一個小洞,補起來很容易。如不及時處理,一旦成了大洞,沒準花多大工夫也補不了。這種觀念,用在身體保健上也是一樣的。
在疾病防治問題上,有一個普遍的規律:處理越早,效果越好,花錢越少。晚治不如早治,早治不如預防。比如牙病,按照口腔科醫生的要求認真刷牙,是最簡便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果有齲齒,也應該盡早治療。一個小齲洞,很容易補好;如不及時治,拖成大洞,就難免會感染、疼痛,有時還只能把牙拔掉才行。
綜合以上不難看出,與其說“小病不斷,大病不來”,不如叫“小病常看,大病難犯”更為恰當。大家日常生活中要防微杜漸,發現一些不好的苗頭應及時處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