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零額破萬億后,北京的消費升級正在全面展開。動批正在疏解的4座批發市場有望在近期完成。屆時,動批商圈13個批發市場將全部完成疏解,金融、服務中心將成動批商圈新的代名詞。這只是北京商業業態調整升級的一個掠影。對于習慣在小商品市場購買生活用品的消費者來說,連鎖超市和品牌便利店將成為更好的選擇,同時O2O等“互聯網+”下的新消費方式也正在普及。
批發市場:
疏散轉型一個都不能少
西城在全市是批發類小商品市場最集中的區,原來有70多家小商品批發市場,較有代表性的有動批、天意、官批、萬通等,總攤位超2萬個,僅動批概念下的9個市場就有1.3萬個攤位。地安門的天意小商品市場,去年12月底迎來了最后一批顧客。2016年,官園批發市場和萬通小商品批發市場也列入疏解計劃。
西城區區委常委、北展地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孫碩在北京市西城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對外公布了過去一年疏解工作取得的進展。去年西城區共疏解區域性批發市場、專業市場19個,疏解轉型總面積達29.6萬平方米。其中,動批去年完成市場主體(含批發市場和樓宇)疏解7個、轉型2個,各市場共完成撤市12.6萬平方米,升級8萬平方米。根據西城區區長王少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顯示,2017年西城區將全面完成區域批發市場的疏解工作。
以目前的進展來看,天皓成市場撤市轉型為寶藍金融創新中心,公交集團四達大廈5家市場主體全部閉市,公聯公司所屬安達聚龍市場已全部閉市,礦冶總院南配樓完成疏解,萬容天地市場地下二層東側撤市,天和白馬二期轉型為北礦金融大廈,北京科技大廈轉型為首都金融中心。
2015年上半年,東城區陸續關停望興隆、大眾彩虹和鐘樓3家菜市場。目前,東城區還有37家市場,其中龍明、寶華里等25家菜市場涉及綜合型升級改造,百榮世貿商城二期、永外城文化用品市場將疏解外遷,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百榮世貿商城一期等4家市場實施升級轉型,著名的紅橋市場在近30年中歷經數次調整轉型,今后將發展為“紅橋珠寶設計師的創業孵化器”。
海淀區僅去年就關停市場131家,涉及攤位數6000余個、從業人員3.5萬余人。2014年至今,關停市場周邊共新建和改造蔬菜零售網點76處。例如,在車道溝南里、圖景家園、魏公村等涉及市場拆除的區域,利用原配套商業網點、新建社區底商等資源,引入超市發連鎖等品牌企業開設便民超市等。
購物需求:
從社區內找到滿足感
天意、大紅門、天豐利等批發市場在北京發展多年,已經成為不少市民購買日用品的常去之處,尤其是在節慶假日、籌備年貨之時,在他們看來,批發市場品種齊全、價格實惠,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遷出、改造、升級之后,如何滿足原來的消費需求呢?
北京市將鼓勵連鎖超市和品牌便利店企業擴大直營連鎖規模,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按照規劃,2017年前,在零售行業培育5家銷售額超過60億元的連鎖超市企業和3-4家門店超過200個的連鎖便利店企業。目前來看,北京主流的超市品牌,如物美、美廉美、超市發、首航、北京華聯以及沃爾瑪、家樂福、永輝等外埠知名品牌門店數量已經基本覆蓋了主城區,便利店品牌如物美、好鄰居、7-11、全時等都在加速擴張規模,便利店是一個城市商業成熟度和便捷度最直接的反映,北京的便利店行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不僅吸引了外資三大品牌進京,同時也容納了創新創業品牌的成長。
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菜籃子也是日常需求最多的領域,按照計劃,2017年底前,本市城市社區連鎖化、品牌化蔬菜零售網點比例提高至1/3以上;2020年底前提高至40%以上。北京商報記者從海淀區“兩會”上了解到,海淀新一輪的“菜籃子”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出臺。按照平均每個社區、村都有一個規模售菜點的目標,到2017年底海淀區平價菜銷售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網點將達到500個,到2018年將達到700個,切實解決居民買菜難。
消費方式:
B2C、O2O任你選擇
數據顯示,在消費成為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后,網絡零售成為拉動首都社零額增長的主要力量。2015年1-10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514億元,同比增長43.2%,占全市社零額的比重為18.1%。網絡零售已經成為北京主流消費方式之一。這一方面有賴于電子商務在國內進入發展壯大期,另一方面,北京作為特大消費城市,也是各大電商網站重兵布局的城市,不管是品類豐富度還是物流到達方面,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京東、天貓、蘇寧、1號店等電商在北京均已經實現當日達,甚至指定時間送達。
在傳統的B2C電商之外,O2O的興起和廣泛推廣讓市民消費便捷度有了質的提升。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有專人將你選擇的商品從超市采購然后送到家中。這樣的創業公司在2015年得到了爆發,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夠滿足糧油米面、蔬菜水果的需求。在去年舉行的第十一屆海淀品牌消費節上,首次設置了O2O模式的線上線下互動體驗,“美宅家裝DIY”、“必采”和“小E專區”等與普通市民生活相關的裝修、購物領域首次通過政府渠道對接給廣大市民。
除了商品消費結構變化,北京的服務消費業也在升級。通過手機App預約時間上門回收廢品、美甲、搬家、家政、做飯等各種互聯網+服務正在改造傳統的服務業,也在改造傳統的消費方式。《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行動計劃》也明確表示,加快推進社區電子商務應用體系建設,大力發展以服務民生為核心、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社區商業服務新模式。(邵藍潔)
西城區
■天皓成市場撤市→寶藍金融創新中心
■天和白馬二期→北礦金融大廈
■北京科技大廈→首都金融中心
海淀區
■車道溝南里、圖景家園、魏公村等菜市場→超市發等連鎖便民超市
朝陽:
■小商品市場天豐利→社區百貨
東城區
■紅橋市場→“紅橋珠寶設計師的創業孵化器”
■世紀天鼎商品交易市場→北京特色的旅游商品中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