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六大特征及理念
來源:光明網-經濟頻道 發布時間:2016-01-11 21:34:01

2013年1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數次提出“新常態”:“我們注重處理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類問題,既防范增長速度滑出底線,又理性對待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既強調改善民生工作,又實事求是調整一些過度承諾;既高度關注產能過剩、地方債務、房地產市場、影子銀行、群體性事件等風險點,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區域性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風險”。

關于經濟新常態會有些錯誤的認識,有的人講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說中國經濟不行了,一路下滑,我們說這個觀點不正確。中國經濟現在確實面臨著一些下行壓力,但是我們有能力穩定在一個合理區間,穩定在“中高速”不能叫下滑。也有的說,中國經濟新常態就是中國的產能過剩,我們認為,產能過剩不是新常態,產生過剩是舊常態,我們通過改革創新調結構來實現新經濟的增長,所以不能把產能過剩作為新常態。還有人說,習總書記說不以GDP論影響,看來GDP是不是不重要了?我覺得不一定合適,中國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國夢,需要一定的經濟速度作為基礎,當然我們不能把經濟排得過高,但是不能以經濟任意放手,所以穩定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對我們長遠的立以來講非常重要。

“新常態”到底長什么樣?根據習總書記的描述,整體上看,經濟新常態包含著經濟增長速度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動力變化、資源配置方式轉換、經濟福祉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轉型升級在內的豐富內涵和特征。

增長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

新常態的第一個特征就是由經濟增速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或者是超高速增長,轉向了一個中高速增長,這個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線就是6.5%。實際上增速回落是一種經濟規律,世界經濟史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后,都會出現增速“換擋”現象:1950年—1972年期間,日本GDP年均增速為9.7%,1973年—1990年期間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間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間,韓國GDP年均增速為8.02%,1997年—2012年期間僅為4.07%;1952年—1994年期間,我國臺灣地區GDP年均增長8.62%,1995年—2013年期間下調至4.15%。

而從2013年世界經濟發達國家的增長速度來看,美國是2.2%、德國0.7%、日本1.7%、英國-1.3%。而我國2013年的GDP增速為7.7%,相對其他經濟大國仍是“高速”。

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

新常態的第二個特征是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變。這是實現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關鍵所在。

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

新常態的第三個特征是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換,2013年中國產業結構出現歷史性的變化——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6.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標志著中國經濟正式邁入“服務化”時代;今年上半年,這一比例攀升至46.6%,而美國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態下,我國產業結構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將是長期趨勢。

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

新常態的第四個特征是增長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不能等待、不能觀望、不能懈怠。

1978–2013年我國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示意圖

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水平(2006–2012年)

隨著我國勞動力、資源、土地等價格上揚,過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驅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必須把發展動力轉換到科技創新上來。新常態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經濟增長速度就可能會放緩,要為結構調整騰出空間、留出時間。

資源配置由市場起基礎性作用向起決定性作用轉換

新常態的第五個特征是,資源配置由市場起基礎性作用向起決定性作用轉換。市場升至“決定性作用”,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充分用好“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一方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我們黨對市場作用的認識歷程如下圖所示:

經濟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轉換

新常態的第六個特征是,經濟福祉由由先富先好型要向包容動向平等。具體表現為: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城鄉二元結構向一元結構轉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經濟增速逐步超過東部地區。

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

2012年西部地區增速示意圖,增速明顯高于東部地區

從適應經濟新常態的理念角度看,要求我們在宏觀調控上既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憂患心”,又堅持戰略思維,徹底擺脫“速度情結”“換擋焦慮”,保持“平常心”。

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的總體基調?!胺€”:穩增長、穩物價、穩預期、穩大局;“進”: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二是保持戰略定力與平常心?!皯鹇远Α笔侵福?014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戰略上保持定力,戰術上高度重視和防范各種風險,早做謀劃,未雨綢繆?!捌匠P摹笔侵?,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經濟增速進一步回落,我們需要保持平常心,理性、從容地對待“新常態”。三是保持經濟合理發展速度。新常態不會自然而然實現,好的新常態,不是一種自然、必然的狀態,如果不去努力,好的新常態是得不到的;新常態下還是要緊緊扭住發展不放。中國這么大的經濟體一旦形成慣性下滑,要恢復正常水平將非常困難,甚至會付出巨大代價。這就是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所強調的,新常態下保持合理發展速度必須遵循“三個規律”: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四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科學把握質量問題:注重企業效益、注重民生效益、注重生態效益;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不再簡單以GDP論英雄、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轉變。

所以我們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對整個中國提出一個很大的問題,適應新常態、認識新常態,把握新常態,才能引領新常態??傊覀円羁陶J識新常態,積極適應新常態,立足于新的經濟發展階段,保持戰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占斌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