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國際金融報:該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放緩
來源:國際金融報 發布時間:2015-11-09 10:37:01

英國央行也開始擔心了。在近日公布的季度通脹報告中,拿出一個章節來討論中國經濟放緩問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會對英國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英國央行這樣擔心。

美聯儲擔心得更早。在9月的FOMC會議紀要中,美聯儲罕見地五次提及中國。美聯儲主席耶倫更是在記者會上表示,美聯儲尤其聚焦中國和新興市場的風險;甚至這一風險已影響到美聯儲的加息決策。

美英央行都擔心中國經濟放緩波及自身,我們則對放緩本身給予更多關注。早在年初中國就定下了7%的增長目標,三季度6.9%的數據發布前,李克強總理更是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為經濟增速“仍能保持7%左右”解釋,認為就業比較充分,“總體處于穩中趨緩、穩中向好態勢”。

總理的態度很客觀。既不回避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面臨嚴峻和復雜經濟形勢的現實,又不一味悲觀失望,對中國經濟的亮色給予充分闡釋:新動能“咄咄逼人”、新型城鎮化潛力巨大、互聯網+“雙創”+“中國制造2025”或催生一場“新工業革命”。

中國政府可能還沒顧上把總理的這些判斷抄送美英兩國央行,不過兩國央行還真值得找來一讀。這既可以更充分地了解中國經濟現狀,又可以有一個更中肯的態度判斷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未來。比如,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就對中國正在做什么進行充分了解后給出了比較客觀的判斷: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極小,因為決策層意識到有必要在刺激短期經濟增長的同時推進長期結構性改革。

耶倫擔心的是中國和新興市場風險及溢出效應,英國央行同樣擔心會對其帶來哪些影響。中國市場只占英國出口的3%,直接影響較小,英國央行仍擔心其他貿易伙伴國會因此而減少對英國的需求,或者通過金融渠道影響英國。盡管中國經濟可能不用兩國過度擔心,這些態度仍透露出全球經濟一體化下“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現實。任何只顧一己之私的經濟決策,都可能面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困境。

對這段話的更進一步闡釋是,有著10萬億美元體量的第二大經濟體,既面臨著全球經濟持續減速、主要國家去杠桿、美聯儲加息和排他性的自貿協定等外部性風險,也會因自身經濟的減速而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麻煩”。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中國需要在考慮經濟發展的同時,關照到自身的溢出效應;世界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亦需要照顧到中國的發展,排他性的貿易政策和人為的隔閡在給別國帶來麻煩的同時,也會進一步拖累自身的發展。

歷史多次驗證著這看似簡單的道理。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國以自身的犧牲力挽狂瀾,穩定了亞洲各國經濟,進而穩定了世界經濟;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中國更是出手援助,避免了危機的更進一步惡化,這點,當年的美國財長保爾森等政要更是在著述中加以褒揚。然而,由次貸危機肇始的這波金融和經濟危機持續到今天,不少國家仍陷在泥潭中,則為我們所始料未及。

當我們擔心別國經濟風險會影響到自身時,恰恰忘記了對自我的檢討。當次貸危機風險減輕時,世界說好的抱團取暖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詰難與排他性的經濟政策,保守代替了開放,分歧排斥了合作。說好的IMF改革止步不前,帶著強烈排他性烙印的TPP、TTIP迅猛推進。戮力合作尚且存在諸多困難,強化分歧則只會加大分歧。只是不知當美英央行擔心別國危機波及自身時,可否想到這些。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