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出現了震蕩中重心上移的態勢。但是,上周五A股有沖高受阻的態勢,且上周五A股收盤后的歐美股市急跌,道瓊斯指數更是創下了8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這成了A股短線走勢一個不可忽視的新的壓力因素。
壓力因素漸趨增多
的確,就以往走勢來看,歐美股市的走勢對A股有著直接的影響力,不僅僅是體現在次日A股股指的開盤點位上,而且還體現在短線走勢的心理壓力上。因為歐美股市是全球資本市場的先鋒,先鋒倒了,后續部隊自然有些驚恐。2008年全球資本市場的危機最為典型,A股更是持續暴跌。所以,歐美股市的下跌對A股會產生直接的壓力。
與此同時,近期人民幣匯率也是持續下行,這對A股的走勢也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因為人民幣匯率的走低,不僅僅意味著資本外流的趨勢在增強,而且還意味著人民幣資產的自身價值也在貶值中,那么,作為人民幣核心資產之一的A股,他們的估值坐標也備受壓力。所以,在今年三季度的股市深幅調整期間,每當人民幣匯率出現下行,A股必然會隨之出現跳水。如此的走勢也就說明了當前A股的短線走勢面臨著一定的壓力。
樂觀者看到了美好前景
如果再考慮到出口壓力的增強、經濟數據的不振等諸多因素,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感受到經濟下行所帶來的實體經濟的寒意,難怪有輿論稱為當前宏觀經濟正處在一個多年來未見的關鍵關口。所以,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A股進一步漲升的空間并不大,甚至不排除在2016年出現再度探底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則會帶有更為樂觀的情緒。一方面是因為當前A股市場的環境正在積極變化。原先大股東、高管、實際控制人對股價走勢不是很關注。但是,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出,如果不關注,不僅僅自身的身家不會增加,甚至還會引發野蠻人的入室,比如萬科A的事件就是如此。所以,不少先知先覺或者對資本市場有著敏銳洞祭力的大股東、管理層、實際控制人,在近年來持續加大對二級市場的關注力度,比如大力度的外延并購,再比如說股價低企時大力增持股份,從而使得估值不會太便宜,使得野蠻人不敢輕易敲門入室,至少抬升了野蠻人入室的成本。如此就使得A股市場的股東積極文化氛圍持續擴散、拓展,創業板居然有超過9成的上市公司有過收購、定向增發等行為,這些行為的背后就會提振二級市場股價的估值坐標。
另一方面則是經濟背景的積極變化。如果單純從宏觀經濟數據,比如說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數據、出口數據、鐵路運輸數據等因素出發,中國經濟的確困難重重。但是,放眼新興產業,比如說出境游、教育、體育、文化、娛樂、互聯網、醫療服務、新能源動力汽車等產業,發現是欣欣向榮,其中,出境游持續多年兩位數的增長,電影票房居然已經超越400億元,列居全球第一,而新能源動力汽車也是呈現出倍數增長。面對如此的數據和信息,難道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受到我們正處在一個欣欣向榮、一個最好的時代背景中。
宜將倉位放在兩類個股上
綜上所述,目前A股市場表面看來處于壓力重重格局中,但實質上新興產業欣欣向榮,仍處在一個新的、最好的投資時代。所以,短線A股可能會因為群體心理的誤差而有所波動,但是,前景依然值得期待,不宜過于悲觀。
因此在操作中,仍然建議投資者適量持股。同時,將倉位放在兩類個股身上:一是2016年投資主題的品種,醫療服務、體育、出境游、文化娛樂、教育、“互聯網+”等等。二是主流資金積極跟蹤的或者已有跡象大舉加倉的品種,比如說舉牌類的個股,再比如說實力自然人股東大舉加倉的個股,再比如說年底的新股與次新股,它們的業績有望繼續超預期,值得跟蹤。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