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媽媽發(fā)來的微信,是老師剛給全班留的3天作業(yè) 攝/法制晚報記者林暉
▲幸福二村小區(qū)里,一年級的果果在奶奶的照看下在家自學 攝/法制晚報記者林暉
▲學校停課,孩子在家中自己做功課,室內(nèi)同時開了兩臺空氣凈化器 攝/法制晚報記者柴程
▲因學校停課孩子無人帶,小姑娘只能跟著媽媽到單位來學習攝/法制晚報記者付丁
今天,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以及校外機構被要求“停課不停學”。“停課”的孩子如何“不停學”?家長都用什么辦法來“陪讀”……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分別選取了多個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直擊首個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下普通家庭中的原生態(tài)。
家中無人照看孩子跟媽媽“上班”
“這可怎么辦?”收到學校的停課通知,林白和老公就開始犯愁。由于家里沒有老人幫忙,孩子去哪兒就成了最大的問題。考慮到今日尾號限行,而林白家的車剛好是雙號,夫妻倆一合計,決定由單位離家較遠的林白開車去上班,孩子也由林白照顧一天。
今天一大早,正在上三年級的女兒作為“小跟班”,與林白一起來到了她的單位。到了林白的單位后,這個可愛的小姑娘見人就問好,看什么都新鮮,整個人異常興奮。
當然,學校雖然停課,但孩子的學習卻不能停。小姑娘是帶著學習任務來的:在發(fā)布了停課通知后,老師還分別下發(fā)了數(shù)學、語文等科目的具體學習計劃。
“要學習新文章,要默讀課文,要查字典學習生詞,這語文作業(yè)布置了45分鐘時間,還是挺滿當。”面對記者的詢問,小姑娘掰著手指頭數(shù)了一遍,發(fā)現(xiàn)“任務繁重”,沒等媽媽開口,便乖巧地投入到學習中了。
媽媽留下作業(yè)爺爺奶奶“督陣”
早晨7時許,在朝陽實驗小學讀一年級的果果按時被奶奶叫起來洗漱,準備去上學。然而媽媽告訴果果和爺爺奶奶,剛接到學校通知,今天起臨時停課三天。
“如果爺爺奶奶不在,我真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這三天的生活。”果果的媽媽告訴記者,由于學校是臨時下發(fā)停課通知,老師并沒有留這三天的作業(yè)。所以,媽媽在出門前給果果留了有趣的“作業(yè)”,并表示完成作業(yè)后有獎勵。
按照媽媽留下的線索,果果先在媽媽的枕頭下面找到一本英文故事書;讀完以后,又找爺爺拿了一本西游記畫本。兩本書都讀完后,果果開心地領著記者來到爸爸媽媽的臥室,按照媽媽留下的線索,在臥室窗簾后面找到了獎品:兩袋樂高拼插玩具。
爺爺奶奶告訴記者,雖然他們不懂輔導孩子學習,但也會最大限度地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條件,“孩子在家我們從來不開電視。”果果的奶奶一邊說,一邊幫果果拼插著玩具。而談起學習時,果果也顯得很自信,“這次期末考試我應該能考第二名。”
就在記者采訪到一半時,正在上班的媽媽將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發(fā)送到了奶奶的手機上。面對三天的作業(yè),果果感嘆道:“我喜歡做作業(yè),但是我討厭作業(yè)多。”
本版文/記者趙穎彥 石愛華 蘇妮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