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監管部門、公安機關、相關保險機構等配合下,廣州警方與上海警方、貴州警方通力合作,成功偵破一起以“非法買賣保險客戶信息”“欺騙保險消費者”為手段,針對多家保險公司、眾多保險客戶實施的跨省大型團伙犯罪,主犯黃某等人已落網。
據了解,2020年6月,銀保監會啟動“惡意投訴”治理工作并與公安部就加強部門間協作達成共識后,多地銀保監局與公安機關會商合作,快速打開了打擊退保黑產的工作局面。
上述案例便是相關部門構建協作機制的成果。據了解,該案是國內多起涉嫌惡意退保違法案件的源頭和關鍵環節。案件的成功偵破將對全國范圍內退保黑產犯罪團伙產生強大震懾。
監管部門亮“利劍”
退保黑產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2020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防范“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警示廣大消費者警惕“代理退保”的風險隱患,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辦理退保,依法理性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各地銀保監局也發出風險提示。
2021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有關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要求各保險機構將“誤導或慫恿保險客戶非正常退保”等納入打擊范圍,并再次強調要嚴厲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非法獲取保險客戶信息等違法行為。
《中國銀行保險報》了解到,在銀保監會的指導下,各地銀保監局紛紛亮出“利劍”,嚴厲打擊退保黑產。
2020年以來,上海銀保監局通過非現場數據的場景化運用,首創知識圖譜技術在打擊黑產領域的應用。從退保資金流水著手,穿透式追蹤資金流,運用多人關聯分析,連通孤立數據,形成靈活交互的可視化交易對象圖譜。
“當異常關系聚集出現時,即可識別風險行為,精準鎖定嫌疑人。”上海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密切配合當地公安機關,通過科技賦能,為破獲黑產犯罪團伙案件提供了有力支持。
廣東銀保監局率先在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粵省事”全面上線應用電子執業證。以電子執業證上線為契機,督促各公司清理了長期不出勤、業績不達標及違反合規要求的人員。截至8月底,59家擁有人身保險銷售團隊的壽險公司已全部上線電子執業證,上線率達100%。持有電子執業證的人身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已達33.84萬人,人身保險銷售從業人員的上線率達到88%。
廣東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電子執業證的全面上線,將對解決社會人員偽造執業身份鼓吹客戶退保投新、基層機構虛增人力套取費用、套利團隊頻頻獲利等行業“頑疾”,對人身保險銷售隊伍“去假”“清虛”,以及提高行業整體素質起到實質性作用。
此外,督促保險機構完成客戶風險排查、推動建立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實施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編制警示教育讀本等一系列舉措的推出,對退保黑產進行了精準有效打擊。
多方協作共戰黑產
近期,已有多起由監管部門指導行業配合公安機關破獲退保黑產的案件。
2020年底,某保險公司根據前期排摸的線索,鎖定了一個規模約200余人的退保黑產團伙。上海銀保監局研判發現,該團伙涉及受害消費者數量多、保險公司范圍廣,立即靠前指導。經調查發現,自2019年起,徐某某、朱某某糾集大批社會無業人員和多家保險公司離職人員,在全國范圍內有組織地開展黑產活動。
上海銀保監局加強與公安和檢察部門的協作,成功破獲該案件。一是與公安機關形成聯合研判、實時共享、數據賦能的工作機制,通過對交易數據和黑產行為的分析,協助公安機關確定重點關注人員,并為高風險人員排查提供線索和相關證據。二是與檢察部門建立專項對接機制,召開專題會議協商行動方案,分析研判黑產案件類型以及可能構成的刑事犯罪,最終確立以侵占新人專項訓練津貼作為刑事打擊的切入點,以涉嫌職務侵占罪成功立案。
“與公檢法機關建立有效的協作機制,是打擊退保黑產的重要措施。”一位資深律師對《中國銀行保險報》表示,各地都應加強多部門聯動,進一步提升打擊質效。
上海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稱,下一步將繼續加強與公檢法機關溝通聯動,建立專項打擊機制,實現資源有效整合,集中篩查串并行業線索,提升打擊實效。
廣東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構建與公檢法機關有效的協作機制,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上下聯動,二是左右協同。所謂上下聯動,即在各條線內部要做到上下聯動。所謂左右協同,既包括銀保監部門與公檢法機關之間的協同,也包括案件偵查中跨區域的協同。
廣東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擊退保黑產工作遵循“一盤棋”原則尤為重要。要堅持省內與省外一盤棋、堅持保險監管與保險中介監管一盤棋、堅持業內治理與業外打擊一盤棋。要進一步完善打擊戰略,豐富打擊戰術,形成全國一盤棋,防止個別地區因打擊力度弱、打擊手段單一、打擊效果不佳出現“黑產洼地”,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嚴防、嚴控、嚴打之勢,徹底將退保黑產逐出保險市場。(記者 朱艷霞)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