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聲清脆回響,千年之后的今天,回響聲被火車汽笛聲所取代,雖不見駱駝攀登高峰跋涉黃沙萬里,但絲綢之路繁忙景象仍舊延綿。中歐班列(成都)作為暢通中國西部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貿易往來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班列運載貨物的品類實現了逐步拓展,班列開行質量穩步提升。去程的主要貨物有電子產品類的筆記本電腦、電腦主機半成品等,家電電器及工具類的彩色液晶顯示板、液晶彩電半成品等,汽車配件及設備配件類的連接器部件、缸蓋、閥門、模具等,服裝紡織類的服裝鞋帽等。返程的主要貨物有機械設備、紅酒啤酒、電器設備、汽車及零配件、飲食品等。目前,在成都本地生產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運輸的貨品主要包括TCL的彩電、戴爾公司的筆記本電腦、飛利浦公司生產的LED燈具、中航成飛公司生產的一號框、壁板、莫仕連接器生產的連接器部件等貨物,還有溫江的花卉、蒲江的獼猴桃等優質特色農產品。
一趟趟國際班列忙碌運行,也給國內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以搭載的賓利、路虎、奔馳、寶馬、奧迪等平行進口汽車為例,價格一般比中規車便宜5%—30%。以運輸的德國、烏拉圭、荷蘭等進口牛肉為例,價格一般比市場其他渠道進口牛肉便宜30%左右。
市口岸與物流辦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成都已開通16條國際班列線路,分別通達羅茲、馬拉、紐倫堡、蒂爾堡、根特、米蘭、莫斯科、托木斯克、明斯克、斯莫根、布拉格、維也納、伊斯坦布爾、阿拉木圖、塔什干、河內;已開通14條“蓉歐+”國內班列線路,暢達上海、寧波、廈門、廣州、深圳、武漢、天津、青島、日照、昆明、南寧、欽州、瀘州、憑祥。下一步,將重點擴大蓉歐國際班列覆蓋面,進一步提升班列運營質量、服務水平、競爭能力和品牌優勢,確保在國內開行城市中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暢達的國際貨運通道,加上高效而便利的通關環境,推動著成都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來自成都海關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省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4605.9億元,同比增長41.2%,增速創歷史新高。其中,去年成都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941.8億元,同比增長45.4%,增速高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位,而成都與“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實現同比成倍增長。
中歐班列(成都)
大事記
2018年6月28日
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數量率先突破2000列。成都成為全國首個實現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達2000列的城市。
2018年4月12日
首列直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中歐班列(成都)駛離成都國際鐵路港。至此,成都國際班列線路數量增至16條。
2018年3月29日
中歐班列(成都)宣布將再次提速,測試運行國際精品班列,且將于今年7月步入穩定運行階段。精品班列運行時間將減少約2天,最快不到10天就可以從成都抵達波蘭。
2018年2月27日
從荷蘭蒂爾堡出發的首趟從境外返程的集拼集運班列抵達成都國際鐵路港,標志著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升級至2.0版本。
2017年12月27日
成都國際班列年開行數量率先突破1000列大關,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2017年12月20日
首班中歐班列(成都)集拼集運實單測試班列在烏魯木齊完成集結正式發車。在全國開創了中歐班列新的運輸和監管模式,實現了通道共享、互惠共贏。
2017年11月3日
首趟“蓉歐+”東盟國際鐵海聯運班列開行,成都通往泛東南亞的南下物流通道打開新大門。不僅服務于成都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更使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形成聯動。
2016年6月20日
啟用統一品牌“中歐班列”的列車,從中國8個城市同時發車奔向歐洲,率先抵達的正是始發于成都的蓉歐快鐵。不僅向全球展示了與眾不同的“成都速度”,更樹立起中歐班列第一品牌。
2013年4月26日
首趟中歐班列(成都)從成都發出,架起了從成都直達歐洲、快捷暢通的亞歐大陸橋。(成都市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