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是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舉措。根據2016年全國棚戶區改造工作會議精神,為進一步推動銀行業加大棚改支持力度,我局最近對浙江轄內銀行機構支持棚戶區改造情況開展調研。今年以來,浙江銀行業持續加大棚改支持力度,通過創新“投貸聯動”、“政府購買”、“差異銀團”、“組合貸款”、“債貸結合”和“政銀合作”六大模式,至6月末棚改融資余額達929億元,比年初增長38%,1-6月新增棚改融資授信695億元,占全年新增計劃近50%。
(一)利用專項建設基金為棚戶區改造提供優惠資金。浙江轄內銀行業積極探索“投貸聯動”支持重點項目建設,其中國開行、農發行浙江省分行發揮“專項建設基金+項目貸款”優勢,雙管齊下推動項目落地實施。截至今年6月末,兩家行專項基金涉及棚改項目達100個,占比30%,其中投貸結合項目20個,資本金投入13億元,貸款發放192億元。
(二)“政府購買”,化解棚改項目融資難題。棚改項目具備準公益性特征,項目建設主要依靠政府主導,但傳統平臺類公司運作模式面臨阻礙。浙江轄內銀行機構積極創新棚改融資新模式,國開行、農發行浙江省分行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向杭州市棚改項目授信123億元。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審批11個棚改項目中10個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模式,新增棚改融資授信金額117億元。該模式由地方政府向項目承接主體購買住房保障服務,銀行機構向承接主體提供貸款,承接主體依托政府采購資金回收投資成本和獲取合理收益。其主要特點是由基于政府信用轉變為基于項目現金流,由政府直接負債轉向市場化主體負債,將成為未來棚改主要融資模式。
(三)“差異銀團”,引導同業資金保障棚改融資需求。由于信貸政策、利率等因素不盡相同,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組建棚改銀團貸款存在困難,轄內銀行機構積極嘗試差異化銀團貸款。由國開行牽頭對項目進行授信總額管理,商業銀行根據總行貸款審批條件約定各自授信份額和利率,既解決單家銀行資金規模有限的問題,又提高貸款審批效率,確保項目資金足額到位。如,國開行浙江省分行與建行、農行、郵儲銀行浙江省分行簽訂差異化銀團合作框架協議,專門支持杭州地區棚改項目,授信總額已超過100億元,其中國開行利率下浮20%,另3家商業銀行采取基準利率。
(四)“組合貸款”,開辟棚改融資新模式。國開行浙江省分行積極發揮開發性金融優勢,統籌謀劃,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全國首創“開發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棚改組合貸款新模式。近日,衢州棚改作為首個試點項目成功實現貸款45億元,其中國開行雙邊貸款22.5億元,商業銀行銀團貸款22.5億元,國開行為代理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北京銀行為參加行,既有利于發揮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優勢,又解決了國開行與商業銀行在銀團組建中的期限利率雙差異問題,進一步提高融資效率。
(五)“債貸結合”,拓寬棚改資金來源。近年來,浙江轄內銀行機構積極探索發行棚改項目收益債券,利用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各類債務融資工具,采取“貸款+債券”相結合模式拓寬棚改資金來源。國開行浙江省分行累計承銷棚改專項企業債券59億元,比如協助溫州市某建設投資集團成功發行全國首支地級市平臺棚改私募債36億元,期限3年,利率7.8%,認購主體為商業銀行,共計支持了溫州15個棚改項目建設。此外,截至6月末,轄內銀行機構棚改貸款置換債券金額67億元,每年為浙江轄內棚戶區建設節約成本2.5億元。
(六)“政銀合作””,共同支持棚戶區改造。國開行與省政府簽訂《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參與棚改規劃編制,出臺規模專列、延長期限、優化流程等多項信貸政策支持棚改。農發行、農業銀行等通過與省住建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辦會、聯合發文等形式,搭建對接平臺,構建常態化合作機制。截至6月末,省住建廳已向農發行浙江省分行推薦18個批次棚改意向性貸款項目確認函,除已評審項目外,后續儲備項目34個、金額268億元。另外,農發行還與杭州市政府開展“美麗中國先行區”戰略合作,提供3000億元融資意向支持“城中村”棚改等重點項目建設,對棚改貸款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審批、優先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