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夯實民生工程基礎,確保民生工程建設扎有效實開展,保質保量完成 2016年民生工程建設任務,明光市積極采取“五規范、五到位”助推民生工程項目建設。
一是規范細化工作,責任落實到位。按照年度工作實施方案和 “時間表、路線圖”,在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的基礎上,著力強化工作落實,以三個細化進一步提質增效,即:細化工程期限,根據工程進度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縮短工期,盡早發揮建設項目的作用;細化工作責任,在落實領導小組工作職責的同時,分小項、分時間段明確工作責任,增強責任人員的緊迫感和責任意識;細化工作流程,減少工作中的不必要的環節,提升精準管理水平。同時把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股室和責任人。對民生工程進展情況實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促進鄉鎮街道和牽頭部門更加重視民生工程工作,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機制,確保民生工程項目扎實推進。
二是規范監督檢查,督辦約談到位。充分運用綜合督查和專項督查的有效手段,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巡視,特邀監督員監督檢查,并將巡視、監督納入常態化工作;重點關注各項民生工程實施內容、資金籌措管理、申請審批程序、建設標準、建后管養等情況;堅持依法公開原則,對民生工程政策、受益對象信息、培訓項目信息、參保項目信息、工程項目信息、責任單位、責任人、監督舉報電話內容等進行全面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群眾廣泛監督;加強與各級各類媒體合作,邀請媒體記者參與全市民生工程采訪、報道,形成輿論監督。扎實開展民生工程督查工作,對在各類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以及未按時辦結的民生事項作為重點跟蹤督辦。對連續兩個月在滁州市工程、培訓類進度通報中排名倒數第一的,由分管領導進行約談,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三是規范信息公開,政策宣傳到位。出臺民生工程宣傳方案和考核辦法,落實責任制,規范網上公開公示民生工程信息,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在信息公開中,既將民生工程政策、工程項目信息、收益對象信息等作為網上信息公開的重點,又結合因群眾辦事的實際需要和群眾關心的熱點信息等列為民生信息公開的側重點,確保了民生信息公開的全面性、便民性。同時對網上公示的民生信息,做到精簡明了,方便查閱,使信息公開有實質性內容,公開內容有效性和及時性,確保民生工程信息公開有步驟、有重點、有內容、有實效。高度重視民生工程宣傳工作,對全市民生工程宣傳工作把關定調,運用民生宣傳進社區、進校園、進車站、民生文化墻、微信、“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民生工程政策,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知曉率,把民生工程政策送到老百姓家門口,受到群眾好評,擴大了民生工程的社會影響力。
四是規范操作流程,資金保障到位。加強民生工程資金保障力度,市財政局按照民生工程資金優先撥付原則,建立民生工程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加快支出進度,確保資金及時到位。對已明確資金來源的,采取按時序進度撥付等方式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對工程建設類項目,嚴格按照“六制”管理,加強資金調度,根據工程進度和需要撥付到施工單位,確保工程建設進度;對上級補助資金未及時到位的,市財政及時墊付,以滿足工程進度需要;對補助類資金按照“張榜公示、審核審批、打卡發放”的程序,通過“一卡通”及時足額發放到人。對參保類項目資金,盡可能提前撥付到基金賬戶;對培訓類項目資金,經過嚴格審批程序,確保真實準確后,直接撥付到用款單位。
五是規范績效考核,建后管護到位。完善績效評價,建立、完善多層次的民生工程績效評價體系,加大對管護不到位、群眾不滿意項目的整改落實力度,做到邊檢查、邊完善,進一步加強對項目實施力度、程序規范和運行效益的考核。同時,對民生工程后期管護工作,堅持做到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檢查、同步考核。市財政局每年都將民生工程后期管護經費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并且保持逐年增長,并確保資金及時足額撥付,以確保民生工程項目后期管護工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