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內外部多重因素共振下,不管是A股和港股都在持續調整,投資者擔憂情緒開始蔓延。不過專業的機構投資人卻嗅到了投資機會。Wind數據統計,春節后2月18日截至3月8日短短兩周內,基金公司累計自購總額近2億。在他們看來,短期調整反而是逆向播種的良好時機。對于新基金而言,此時發行也有利于更低成本撿拾優質籌碼。把握這一機遇,由14年巾幗女將、嘉實基金平衡風格投資總監常蓁擔綱的嘉實匠心回報混合型基金將于3月15日全面發行。
對于近期市場震蕩的原因,常蓁分析指出主要是因為對于流動性邊際預期的變化所導致。因為去年流動性寬松,導致整個市場公司漲幅過大,估值處于高位,實際有一部分已經透支到未來幾年的發展。這種情況下,一旦大家對流動性邊際出現變化,就會要去消化掉高估值。常蓁進一步分析道,“消化”有幾種,第一是用時間來消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盈利在上漲,把高估值消化掉。第二是通過下跌快速地把高估值消化掉。現在市場是選擇了通過下跌來消化估值。所以,市場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
站在當前的時點,常蓁認為,短期經歷大幅波動后,相對風險已經沒有那么大,更多地需要去考慮機會,更多地去看是否有些公司已經調整到了價值曲線范圍內。總體看來,這個時點可以樂觀一點。
常蓁長期看好A股和港股投資價值。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稀缺成長性來決定的,因為中國有非常多的公司,他們的成長性放在全球都是屬于非常稀缺的水平,過去包括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權益市場將會成為全球資金持續配置的方向。長期看來,中國權益市場是分享中國整個發展的重要渠道。
具體到今年,常蓁認為,今年市場是處于比較糾結的狀態,一方面是因為整個經濟處于復蘇期,企業盈利都有比較好的抬升。也由于這個原因,宏觀流動性將會由過去比較寬松的狀態逐步回歸正常,在流動性邊際收緊過程中實際就會面臨估值的波動。所以,今年全年應該是企業盈利和估值賽跑的過程,最終跑出來的結果會怎么樣,常蓁認為還比較難說。
另一方面,今年仍然會有很多結構性的機會,真正還是會有很多優質的公司盈利的增長是能夠抵消掉高的估值,能抵消估值的收縮。所以,今年整個市場的重點還是要去放在尋找結構性的機會上。投資機會上,常蓁主要看好三大行業,大消費、先進制造、科技。
“今年經過這輪下跌,包括后續應該是所謂大浪淘沙去偽存真的過程。我們去買優質的公司并不是抱團去買,最開始是看了公司基本面,認為這個公司未來能夠獲得一定收益才去投資。在今年流動性環境下會對公司有更高的要求,使得真正優質的公司最終能夠經歷調整以后再走出來。”3月15日發行的常蓁全新力作——嘉實匠心回報將把握機會,尋找優質投資標的從容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