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
“‘十四五’期間,立足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山東半島、遼東半島一體化經濟帶,帶動沿海經濟帶融入‘雙循環’新格局,推動產業集聚、人流集聚和各種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打造國家第五個區域發展增長極,進一步繁榮區域經濟,為沿海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建設19個城市群,目前,南方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城市群,北方京津冀城市群共4個城市群已列入國家戰略。
“十四五”開新局,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城市群融合發展,成為新發展階段區域協同發展新的引擎。周云杰認為,建設膠、遼半島經濟帶至少可承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7項國家戰略;同時,膠、遼半島發展互補空間大,地理位置優越,有望成為國際交通干線的“十字路口”,有望成為北方地區協同發展的新增長極。
基于此,今年全國兩會,周云杰建議:加快建設膠、遼半島經濟帶,打造國家第五個區域協同發展增長極。
通過加速推進“國家第五個區域協同發展增長極”,打造工業互聯網示范區,盡快立項推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建設,探索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周云杰說,具體建議為:一是以膠東半島包括日照、濰坊、青島、煙臺、威海五市和遼東半島包括大連、鞍山、丹東、營口、盤錦、遼陽和本溪七市為經濟帶核心區,將“跨渤海海峽經濟帶”上升為區域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發揮膠遼半島潛力與優勢,打造國家第五個區域協同發展增長極;二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加快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融合發展,構建中國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區域生態;三是盡快立項推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的建設,推動形成膠遼半島兩小時城市經濟圈;四是著手規劃膠遼半島深化海洋經濟融合發展的頂層設計,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模式”;五是打造海陸生態示范區,樹立生態保護、污染治理、技術合作等國家級標桿。
(科技日報北京3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