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有所放緩,宏觀場景向增長逐漸觸頂、流動性進一步收縮、PPI加速上攻的場景切換,再通脹交易仍在進行中。從中期的角度看,當前宏觀場景發生變化,權益性價比降低,策略上要邊打邊撤,結構上要再平衡。
展望本月,宏觀方面,疫情好轉與財政刺激漸近加速全球復蘇,將進一步推升再通脹交易。美國就業不振,尚不足以引發美聯儲收縮QE。美債收益率快速上行加大權益市場波動,后續上升節奏有所放緩,但利率敏感型資產仍受擾動,美股趨勢反轉待QE收縮信號。整體而言,國內經濟動能整體維持較高景氣,但持續超預期的難度加大。緊信用實質性的效果開始顯現,會逐步傳導到實體經濟上。PPI再通脹交易短期波動后仍有望持續。
產業方面,春節后絕大多數商品與服務價格繼續上漲,結構上銅、MDI、硅料、玻纖、粘膠等品種未來漲價持續性更強,煉化產能自海外向國內轉移加速。房地產第三波供給側改革來襲,利好資金實力強、廣泛深度布局的頭部企業。關注國內外地產后周期對C端消費的正面拉動。
資產方面,權益風險收益比下降,高估值抱團股微觀結構相對極致的矛盾當前依然存在,但抱團資金開始向中盤轉移。周期交易沒有結束,地產后周期需要關注。信用惡化對相關債券和股票的殺傷力仍在,利率債交易持續性一般。
具體來看,A股方面,美股和美債利率波動對全球股指沖擊還有下半場,國內緊信用預期也還暫未price in在股價中,當前位置,宏觀場景發生質變,風險資產性價比降低,降低權益倉位。策略上抱團股飛刀暫不能接,結構再均衡。關注通脹交易的有色/化工、造紙、利率敏感的保險,房地產后周期的輕工,調整后的白酒,疫情逆轉的服務業。
港股方面,港股中期21H1盈利牛未完,但短期情緒高位易受海外沖擊,建議減倉估值對利率敏感的新經濟板塊,向低估值的保險/銀行/部分順周期龍頭折價龍頭調倉,適當關注3月15日有望納入港股通調整新標的的長期配置價值。
債券方面,當前政策繼續溫和退出,資金面從1月中下旬過緊的狀態逐漸回歸緊平衡的趨勢,債券交易機會持續性可能一般。隨著宏觀流動性和信用的邊際收緊,信用出清的壓力依然不小,整體信用債展望較為謹慎,短久期票息策略為主,關注優質地產龍頭。目前權益市場波動加大,短期轉債市場的風險也較大,依然建議保持謹慎,結構上或可適度參與基本面較好的優質低價券。
原油方面,美國財政刺激漸近與疫苗接種普及加速復蘇進程,原油需求依然旺盛,但前期暴漲以及OPEC+減產的不確定性可能帶來原油在高位的大幅震蕩。
黃金方面,目前美國盈虧平衡通脹中已計入較多通脹預期,進一步上升空間有限,實際利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拉動美債收益率上行的主要動力,將對金價產生較大沖擊。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我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我公司實際的投資結果,也不構成任何對投資人的投資建議。
本報告中的數據出處若未加特別說明,均來自Wind,彭博或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