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場回顧
上周滬深300下跌0.50%,上證綜指上漲1.12%,深證成指下跌0.87%,創業板指下跌3.76%;分行業來看,家用電器、食品飲料和電氣設備跌幅居前。
家用電器板塊(-3.87%)跌幅第一,主因市場預期大宗商品上漲導致家電制造成本上升;
食品飲料板塊(-3.08%)跌幅第二,主因估值水平處于歷史高位,震蕩加劇;
電氣設備板塊(-2.96%)跌幅第三,主因前期漲幅較大,有調整需求。
中歐觀點
美國消費行業表現強勢,加之全球新冠疫情新增確診人數持續下降,種種跡象正在逐步強化全球經濟復蘇的預期。在此背景下,美債收益率持續上行,2月19日10年美債收益率收1.34%,恢復至去年2月底的高位。美債收益率的走高可能會幫助美元指數的企穩,推動資金短期回流發達市場,并同時擾動全球高估值股票的估值水位。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的敲定有望強化A股市場的政策預期,結合國內經濟的持續強勢,有望帶來對部分板塊的較好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配置建議
宏觀狀態為“繁榮”,資產配置的建議為結構性超配股票和商品,股票中推薦可選消費,受益于量價齊升利潤恢復;商品中推薦銅、原油,也可以買入相應的周期類股票。當前最突出的矛盾為工業品PPI價格上漲超預期,導致流動性邊際收緊,雖然美債利率已經上升至1.34%,但好在實際利率的上行還沒有開始,對于流動性的沖擊還沒有來到,預計今年2-3季度流動性將迎來沖擊,對于高估值和抱團股的沖擊也會相應發生,彼時經濟狀態也會切換為“過熱”,屆時股票將偏向必選消費(農產品、食品、醫藥)。
對于債券市場,利率債近期的核心關注點是全球不斷強烈的通脹預期,美國1.9萬億財政刺激的加速落地、全球新冠疫情的緩和與美聯儲仍然偏鴿的貨幣政策態度是支撐通脹發酵的根源。目前,市場已經對上述最樂觀情形有了較為充足的定價,往前看,美債利率、原油價格上升的方向或許不會改變,但斜率已經很難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