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袋料香菇種植的季節,由河南省西峽縣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科技特派員白明峰帶領的食用菌栽培技術服務小分隊正在西峽縣巡回指導?!奥犃四銈兊闹v解,我完全掌握了菌棒滅菌發酵的技術難題,我對提高香菇質量和產量更有信心了!”在軍馬河鎮孫門村香菇標準化基地,脫貧戶張來發由衷感慨。
連日來,白明峰和他的技術團隊深入轄區15個香菇主產鄉鎮、117個香菇生產重點村手把手指導種植技術,一對一解答疑難問題,從配料比例、菌棒制作、高溫滅菌、點菌發酵、刺孔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分揀等關鍵環節,對菇農進行全流程指導,增強菇農種好香菇的信心。同時,西峽縣人才辦還搭建了“空中課堂”,錄制香菇種植技術指導視頻,利用遠程教育、抖音、微信、網上授課等方式,同步對全縣菇農進行技術指導。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為了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該縣依托明晰的產業結構優勢,聚焦特色產業大力實施“科技人才助力脫貧攻堅‘211’工程”,從河南省農科院西峽分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西峽食用菌科研中心、西峽縣食用菌研究所、西峽縣獼猴桃研究所及林業局、農業農村局、“果藥菌”三辦等涉農部門,選派20名副高職稱專業技術人才為科技特派員,結合鄉鎮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組建由120名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縣鄉科技特派員隊伍,深入開展獼猴桃、香菇、山茱萸特色產業科技推廣、技術指導、項目攻關等服務,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截至目前,已培養食用菌、獼猴桃、中藥材等農村實用人才2000多人,指導升級、調整產業項目80多個,爭取科技扶持資金600多萬元,幫助5000多名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摘帽。
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產業根基。在政府引導下,西峽縣已發展無公害山茱萸22萬畝、獼猴桃13.5萬畝、香菇產量20萬噸,有30多種名優產品叫響國內外市場。山茱萸、獼猴桃、香菇榮獲“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躋身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行列。數據顯示,香菇、獼猴桃、山茱萸三大特色農業年綜合產值達200億元,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份額超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