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稍息……”1月24日上午8點,在石家莊長安區河東街道談一社區,幾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列隊集合,聽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劉紅信布置任務:“上午在各小區做好重點區域消毒工作和防疫知識宣傳,下午在外圍做好巡查,發現違規出小區的居民要及時勸返。”
話音剛落,立即行動。3名隊員拿起大喇叭,在小區各棟樓之間喊起“防疫口訣”:“發熱咳嗽早報告,醫生上門最可靠……”隊長李建青背上消毒設備,對小區里的垃圾桶進行消殺。
這個雷厲風行的團隊就是談一社區退役軍人黨員先鋒隊,是在2020年1月下旬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立的。
“當時各小區都需要值守,但社區人手又不夠,我們就想著把轄區內退役軍人黨員組織起來。”劉紅信告訴記者,當時有三四十人報名,考慮到大家的工作時間,最后有6名黨員作為固定隊員參與防控,24小時在社區輪班值守,“退役軍人本色不褪,群眾需要的時候,我們就該站出來”。
今年1月6日凌晨,劉紅信參加社區緊急會議時得知,當天要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散會后,他立即給李建青打電話,讓隊員們做好準備再次參與疫情防控。“接到劉紅信電話后,我馬上逐個通知隊員。6點左右,隊員們全部集合。”李建青回憶說,此次疫情防控與去年不同,石家莊成為重點,特別是第一次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需要大量人員維持秩序。
談一社區管轄七八個小區,設立了3個檢測點,退役軍人黨員先鋒隊負責任務最重的點位。一輛插著隊旗的電動三輪車,成為這支黨員先鋒隊最重要的“裝備”。做核酸檢測時,他們騎著這輛車穿行在各個檢測點運送采樣物資。日常防控中,他們又推著這輛車運送消殺用品,為群眾送生活物資。
李建青告訴記者,他們不僅要在現場維持秩序,還要為行動不便的人進行上門檢測,“3次全員核酸檢測,都趕上低溫天氣。晚上回家時,大家腿腳都凍麻了”。
在這支黨員先鋒隊中,今年60歲的賈連昆已有41年黨齡,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班長”。連日來,他與隊員們一起忙碌在疫情防控現場,搬物資、做消殺、保秩序。“遇上這么大的事,國家和人民需要,咱就該出份力。”不善言辭的“老班長”顧不上跟記者多聊,轉頭又去忙碌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發明 韓秉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