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如何理解和把握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與以往概念的差別,對下一步推動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意義重大。
在范圍上,目前,我國有河南、河北、山東等13個糧食主產省份,但在區域糧食發展和優勢作物互補方面缺乏整體劃一的規劃。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和以往的糧食生產核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優勢區等概念雖然都表現出一定的地域性,但前者的區域范圍更多考慮到我國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等綜合因素,更加注重區域間的發展聯系,比如河南、山東兩省橫跨沿黃河流域的優質小麥生長地帶,可以在作物互補上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后者更多以本省行政區域內的謀劃發展,表現在固定的地域內,較少考慮到相鄰省份。因此,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更突出國家的主導地位,能夠解決區域間的統籌問題。
在內容上,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和糧食生產核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優勢區等概念,都要求通過轉變糧食生產的發展方式,實現高質量發展,但前者更突出安全因素。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對安全提出全方位的更高要求,不僅包括糧食的數量安全、質量安全,也包括市場供給安全。數量安全是基礎,質量安全是標準,市場供給安全是目標。目前,我國在這幾方面取得較大成績,糧食產量節節攀升,2020年達到66949萬噸,同比增長0.9%,實現數量安全。我國認定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超過4.92萬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實現質量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國際上糧食供給不安全因素增加,世界一些地區出現糧食危機,但我國糧食市場保持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大范圍價格波動,實現市場供給安全。后期我們要利用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的機會,繼續強化優勢,推進我國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結構上,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和糧食生產核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糧食生產優勢區等規劃,都強調加強頂層設計。而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需要在更高層面上謀劃,在更大區域范圍內協調,這種謀劃和協調不僅包括生產力的布局,還包含生產關系的調整,類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由上述分析可知,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注重對話合作,注重發揮區域間比較優勢,注重區域間取長補短,推動實現區域間協同高效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