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券商圈誕生了一項新紀錄。
當天,民生證券有4個IPO項目接連通過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委審核,創下單日IPO企業過會數量新記錄。不僅如此,再加上首周2個過會IPO項目,民生證券在2021開年不到2周的時間內,以累計6單IPO過會數量暫居券商榜首,顯示了民生證券在投行業務方面的強勁競爭力。
據了解,以上4家IPO過會企業,分別為浩通科技、仕凈環保、中環海陸三家江蘇企業通過創業板上市委審核,以及廣東深圳的迅捷興科技通過科創板上市委審核。此外,加上1月6日于創業板過會的安聯銳視和1月8日于科創板過會的上海皓元醫藥,民生證券開年IPO項目行業覆蓋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和新型電子制造等高新行業,且均為業內翹楚或知名企業。
截至目前,民生證券預計募資金額近40億元,喜提2021年度投資銀行IPO業務開門紅。作為泛海控股旗下核心金融平臺之一,民生證券投行業務的大放異彩,不僅意味著公司盈利能力和整體經營質量將獲得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能為母公司帶來持久的業績貢獻,以及戰略轉型的強力支點。
金融板塊“排頭兵” 經營向好節節攀升
近年來,民生證券在穩健經營、嚴控風險的前提下,不斷夯實業務及管理基礎,憑借節節攀升的業績,日漸展露泛海控股金融板塊“排頭兵”本色。
從業績表現來看,2019年,民生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6.88億元,同比增長84.28%,實現凈利潤5.32億元,同比增長461.08%;在2020年上半年,民生證券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5.52億元,同比增長16.79%,實現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56.89%。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證券投行業務在2020年表現頗為搶眼。據統計,在2020全年經證監會發審委及交易所審核通過的604家企業A股IPO中,民生證券憑借突出的專業能力和投行業務的優勢地位,IPO過會數量、承銷保薦收入和在審項目數量均排在行業前列。其中,科創板過會11家,創業板過會13家,主板中小板過會6家,以30家的總過會數量位列券商保薦IPO排行榜前五。
眾所周知,伴隨著新54條之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業務規則及配套安排已經在深交所注冊制正式塵埃落定,這意味著2021年的IPO業務要比2020年更難開展。然而,民生證券憑借多年專業服務和客戶積累,以及在客戶中和業內樹立的良好口碑,在開年便火力全開,為2021年投行業務開展啟了個好頭,也更讓人期待其后續表現。
引戰、股權激勵落地 上市進程全面提速
事實上,民生證券在2021年的券商大戰中頗具優勢。
在2020年泛海控股對民生證券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通過向上海張江集團等22家投資者轉讓民生證券超27.12%的股份的形式,有效優化民生證券股權結構,增強其資本實力和發展后勁,推動民生證券持續穩健發展。
伴隨著遷址和上海國資戰略入股,民生證券股權結構實現“民營大股東+國有戰投+員工持股”的優化,進一步增強了對科創板的服務力度和能力的同時,與上海國資企業合作,將幫助民生證券抓住很多發展機遇,推動民生證券進一步發展壯大、做強做優。
不僅如此,證券業的競爭本質上是資本與人才的競爭,如今A股投資風格機構化轉變和證券公司業務創新是大勢所趨,這需要一批更專業投研團隊的支撐。為激發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骨干員工的干事創業熱情,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實現做優做強,泛海控股近日以1.53元/股價格,共計不超過3億元轉讓民生證券1.71%股份,受讓方為專門成立的持股平臺。
轉讓完成后,泛海控股對民生證券持股比例將由44.52%降至42.81%,仍在合并財務報表范圍之內。著眼未來業務發展,人才激勵機制尤為重要。此次股權激勵的成功實施,也將有效調動公司管理層和核心骨干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強化競爭優勢。
此外,在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的基礎上,泛海控股稱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民生證券上市事宜。上市成功后的民生證券不僅能獲得穩定的長期融資渠道,并借此形成良性的資金循環;更為重要的是,增加資本金可以支持民生證券快速發展,以取得在同行業競爭優勢。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開局先聲奪人的民生證券或許只是開始,好戲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