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新能源行業異軍突起,成為A股市場名副其實的“香餑餑”。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2020年度(20200101-20201231)新能源指數上漲73.70%,其中新能源汽車指數、光伏產業指數漲幅分別為63.29%、110.94%。
展望2021年投資,華商基金研究員陳夏瓊表示,將持續看好電池企業與需求景氣下具備潛在盈利彈性的環節。新能源車產業有望開啟中游電池環節的紅利期;光伏產業隨著新的技術進步和規格發展,有望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為率先擁抱變化的龍頭企業帶來超額利潤和競爭優勢。
新能源車:持續看好潛在盈利彈性環節
從銷售端觀察, 2021年中國市場新勢力產品持續升級、傳統車企推陳出新、公共領域電動化重啟等有望推動新能源車銷量拐點到來;環顧海外,歐洲市場碳排放和稅收調節等多元手段使新能源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美國市場或將迎來產品周期疊加政策修復推動下的電動化拐點,全球銷量有望合力兌現。
從供需端觀察,2021年全球電動化同頻共振,新能源汽車需求加速釋放,為產業鏈帶來新一輪成長機會。我國供應鏈企業具備綜合制造優勢和國際化管理能力,并憑借電池技術創新引領發展趨勢,未來仍將釋放增長潛力。
華商基金研究員陳夏瓊表示,將持續看好電池企業與需求景氣下具備潛在盈利彈性的環節。新能源車產業未來有望開啟中游電池環節的紅利期。同時,在行業的高景氣階段,可關注存在潛在價格彈性或盈利彈性的環節。這包括擴產周期長、2021年產能偏緊的六氟磷酸鋰、銅箔,前期激烈競爭導致盈利能力降至低位、2021年具備經營杠桿的環節如鐵鋰正極等。
光伏:技術進步和規格發展是重要變量
華商基金研究員陳夏瓊分析認為,光伏在全球許多地區已成為最便宜的能源之一,全球大部分地區已實現平價上網,我國目前已處于全面平價的關鍵階段;在政策端,我國提出了碳中和的長遠目標,歐美各國在疫情后也紛紛出臺政策,光伏項目投資已成為推動能源轉型及重振經濟的重要舉措。在此背景下,光伏行業在2020年展開了一輪大的行情,估值明顯提升。
技術和規格的變革,一直是光伏行業推動成本降低和行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展望2021年,異質結、大尺寸等新的技術進步和規格發展,有望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為率先擁抱變化的龍頭企業帶來超額利潤和競爭優勢。
同時,商業模式的變化值得留意,行業各環節龍頭縱向一體化趨勢在2021年有望維持。此外,光伏產業中一些產能緊張的環節,亦有望帶來量價齊升的機會。
風險提示:以上觀點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