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監管屢屢發聲引導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要求資本市場投資端加強財富管理的功能,政策面的引導和市場行情的推動令公募基金迎來了產品數量、種類、管理規模的大發展,而公募基金在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方面的突出成績也逐漸令普通投資者接受并認可“自己炒股不如買基金”。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公募基金產品總數量、資產管理規模、新發行量都達到歷史高點。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達到7682只,資產凈值合計18.75萬億元。2020年新基金發行更是火爆,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全年新發1441只,募集規模約3.16萬億元,創1998年以來的新高。
2300多名基金經理,接近8000只公募產品,怎么選?廣大基金投資者難免陷入選擇困難。其實,投資不是簡單地選擇某只基金,而是從個人的風險收益比出發,尋求最佳的資產配置。
嘉實基金投資總監王漢博是嘉實基金資產配置板塊的負責人、資產配置管理委員會主席、資產配置研究部總監,擁有超12年的證券從業經歷,深諳市場各類資產的宏觀邏輯、微觀動態、輪動節奏,在資產配置、組合投資方面經驗豐富,被市場譽為“資產配置天團的核心人物”,他的分享或許可以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王漢博提出,影響資產配置最核心的因素有三方面,宏觀景氣變化的方向和位置,利率期限結構的變化,以及相對估值的高低。權益結構方面還需要考慮具體行業的景氣程度、政策是否友好、盈利能否兌現。
“我們做資產配置最重要的理念是圍繞有效前沿、做均值回歸。”王漢博表示,通過專業研究摸清下一階段處于有效前沿的資產是什么,風險收益率如何,然后圍繞這類資產去做均值回歸,本質上來看這是個戰略判斷的問題,戰術上雖然會有所擺動,但核心信仰是相信均值回歸。“大樹不可能長到天上去,也不可能淪為塵土”。
王漢博強調,資產配置的具體操作核心因素是Beta,即明確投資人需要一個什么風險收益特征的產品,如果投資者目標激進、風險承受能力強,那可以增配權益,如果投資者追求穩健,那適合固收+類產品,如果穩健要求很高,那可以再搭配一些非標準化投資產品,如銀行存款等。
對于2021年整個市場的投資機會判斷,王漢博認為,2021年肯定是比較動蕩的一年,市場波動會比較大。從目前的市況來看,股票比債券要好,但如果全球經濟快速復蘇,財政和貨幣政策退出加快,流動性收緊,股票和債券這兩類資產肯定會發生輪動。王漢博建議投資者們可以合理調整預期收益率,資產配置中加入一些固收+類產品,如正在火熱發售的民生磐石系列產品,進可攻退可守。
“單就股票自身來說,也可能會發生風格輪轉,過去幾年是成長大年,2021年可能是價值大年,如果整個經濟復蘇的態勢強勁,低估值、順周期行業業績兌現、增長應該較為客觀,之前那些確定性較大的成長板塊和個股目前估值高企,接下來投資收益可能會比較弱。”王漢博稱。
近年來,隨著市場利率不斷走低,銀行理財打破剛兌和凈值化轉型,風險分散、收益相對穩定、回撤可控的投資產品需求轉向經驗豐富、運作透明度更高的公募,承接理財替代需求、穩健低波動的FOF(基金中的基金)基金是2020年的新熱門,發行井噴。
王漢博指出,FOF的本質是做資產配置,實現形式為基金組合,基金可以是股票型基金也可以是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可以配置不同行業的股票組合,債券基金可以買利率債、信用債,通過資產配置組合成投資者預期的任何一種風險特征產品。“FOF的本質是一種資產配置的解決方案,只要投資者說清楚風險目標,要高收益還是低收益,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和回撤,都可以通過FOF組合來實現”。
對于FOF產品的發展空間,王漢博表示,當前國內FOF基金產品仍是起步階段,尤其是低混類產品。
日前,民生銀行聯合嘉實基金等18家大型基金公司,全新推出理財替代主品牌“民生磐石”。1月11日,“民生磐石”系列開年力作——嘉實民安添歲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期混合(FOF)將在民生銀行首發,通過民生銀行渠道購買,投資者可以享受認購費低至1折的優惠。該基金將采用“固收+”策略,同時依托嘉實基金實力雄厚的資產配置團隊以及王牌FOF舵手鄭科等多重優勢,為投資者打造不一樣的“固收+”,為穩健投資提供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