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萬里路,助萬家人。從銷售崗到三村工程村醫項目健康體檢——名醫巡診第一個移動檢測車運營經理,從江西到陜西,從手足無措到從容不迫,這條路,曾勇走了整整三年。3年時間,6萬多公里的路程,對曾勇而言,這其中有汗水、有無悔、更有對家人的愧疚與自責。
首次出診即遇阻,耐心解答終迎轉機
2018年,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中國平安集團啟動了面向“村官、村醫和村教”的“三村智慧扶貧工程”。彼時的曾勇,是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一名銷售,從農村走出來的他也希望盡己所能回饋鄉村建設,毅然參與到村醫項目中,成為了一輛健康移動檢測車的運營經理,帶領名醫下鄉開展義診活動。然而,巡診團隊從成立到落地執行,再到實地義診,對曾勇而言,這條路走得并不輕松。
2019年初,曾勇懷揣著一顆火熱的心,帶著醫療團隊來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東縣,為這里的村民們開展健康體檢-義診活動。
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公益項目,又是免費幫鄉親們進行健康體檢,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身體的情況,曾勇一度認為,這個活動應該會在當地大受歡迎。但與預期不同,他們遇到的是村民的不理解以及無數刁難數落。
“你們又是來賣藥的吧?”
“怎么還來?走吧走吧,我們不搞這個。”
“你們還有良心沒有?我吧就是你們這種公司做檢查做手術,搞得現在都沒好,快點走!”
曾勇還沒來得及解釋,就被惡言惡語打的一頭懵。他跑去向村委會求助,才知道,由于當地村民經歷過多次小公司借著扶貧旗幟,進行各種營銷活動,拉老人做手術,檢查后賣藥等事件,大家對義診活動已經厭惡甚至反感。
至此,局面一度僵持,曾勇的工作也陷入停滯。被現實潑了一盆冷水,曾勇也有過心灰意冷,想著是否和上級反映,換個地方再試試。但看著滿眼戒備的村民,和自己帶領的辛苦跋涉而來的醫療隊員,曾勇又想起了當初的承諾,要讓這個對全民健康有益的項目真正落到實處,要讓全國更多百姓受益。
不能就這么任鄉親們將機遇拒之門外!一旦下定決心,曾勇又開始東奔西走起來。為了消除村民們的疑慮,曾勇積極與大家進行溝通,并聯合了衛健委等官方部門進行項目介紹。
原來,村民們通過平安自行研發的健康移動檢測車,就能快速完成X光拍攝,產生的影像通過AI閱片+專家遠程閱片進行診斷,影像診斷結果直接通過云端發送給對應的被體檢人,村民們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及時查看結果,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從血常規、尿液、血壓、心電圖、B超等常規檢測項目,到腫瘤標志物(AFP、CEA)、子宮及附件彩超、胸部正位片這些原本只能在縣級以上醫院才能檢查的特殊項目,在一輛平安移動健康檢測車上就能完成。如此,不僅助力提升了基層醫療條件,也拉近了城市與農村優質醫療資源差距。
曾勇不住地向鄉親們強調:“我們是公益項目,不收取任何費用。出了結果,是要找當地的衛生院,按照正規的診療流程去治療,我們不會有各種賣羊頭掛狗肉的行為。”村民們這才將信將疑,開始配合醫療團隊。
扶貧先扶智,三年180場活動贏村民信賴
類似的情況不勝枚舉,在曾勇和村醫項目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義診活動終于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光接受還不夠,還要幫鄉親們樹立健康意識,普及醫療知識。”一次次的義診,讓曾勇意識到,貧困地區醫療資源、醫療器械固然缺乏,但更缺乏的是正確的健康認識。其中一件事,讓他印象尤為深刻。
在江西贛州下屬的一個縣,當曾勇帶著團隊來此義診時,發現一位60多歲的老人有急性心梗的情況。現場的醫生立即聯系了當地衛生院的院長想給老人做治療,但老人拒絕了。
曾勇去問老人,老人嘆了口氣:“這沒事的,這個治不好的吧?我挺挺就好了,要是去做檢查,得花不少錢治吧?”這才知道,曾經高昂的醫療費,給她的子女增加了負擔,所以她寧愿不治。
曾勇最后還是沒有勸得老人去治療,這讓他一直牢記在心。“明明已經脫貧了,但是由于沒有及時體檢的意識,小病拖成大病,家底也很快被掏空了。”
此后,宣傳體檢的重要性,成為他平安村醫項目中一項必備議程。曾勇邀請愛心醫生、醫護人員和平安志愿者一起,根據病人實際情況和當地特色病,有針對性地對村民進行健康知識宣教,為當地建立長久的疾病預防關口,爭取讓日常保健的意識、全民健康的種子在鄉村生根發芽。
因為曾勇的堅持,村民們第一次知道,原來體檢可以幫助預防疾病,原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以通過相應的治療方案和正確的飲食習慣進行控制。“謝謝,你們辛苦了!”村民們拿到自己人生第一份健康體檢報告后,由衷地對曾勇團隊說到。
據統計,曾勇以及他的團隊,一年200多天都在各地義診,三年開展180場活動,共計為20705位村民提供體檢服務等。3年時間,曾勇及團隊真正為村民們做到了問診不必再走過三回九轉的山路,看病從千里縮至咫尺。
對村民無愧于心,對家庭滿是虧欠
每天去到不同的地點,面對不同的人,帶領著不同的公司醫護團隊,面臨數不清的問題和突發事件,曾勇被隊員們戲稱為“鐵打的移動運營經理”。對此,曾勇表示,他從沒有后悔過當時接下“三村醫項目健康體檢-名醫巡診活動”這個任務,對他來說,投身健康事業,讓每一位村民病有所醫,是不同尋常的經歷和回饋。
對于村民,曾勇用行動做到了無愧于心,但每每談起家人,他卻滿臉愧疚。“孩子才3歲,我卻在外奔波了3年,一直都是由老婆在家帶著,但她從來沒有跟我抱怨過,反而很支持我的工作,正是家人的支持,才讓我一路走到了今天。”
曾勇翻出了一張孩子的照片,原來,這是在贛州會場時,曾勇利用短暫的一天休息期,邀老婆孩子一起過來相聚。當天,曾勇帶著醫護,老婆和兒子去贛南臍橙園摘橙子,摘完之后,發現橙子跟他兒子的頭一樣大,大家都笑開了花。這張照片,成為曾勇在奔波的路途上,回憶的重要注腳之一。
3年里,曾勇與老婆孩子聚少離多,但問起他是否后悔,他卻回答說,“雖然沒法陪伴兒子度過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歲月,但是我陪伴了更多需要我的鄉親們,讓村醫項目為更多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這也是另一種圓滿,相信兒子長大以后也會理解爸爸的選擇的。”
一路走過來,曾勇現在回想起來,有參與活動的自豪感,有得到村民感謝時的知足感,有低落時期的懷疑失落感,也有未能帶著體檢車和醫護團隊,為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們來一個這樣的健康扶貧活動的遺憾感,但更多的是無愧于心,無怨無悔的成就感。曾勇堅信,這三年的收獲,遠比他的付出要多得多。
不僅是曾勇,類似的故事,自中國平安“三村工程”發起以來,還有很多很多。作為中國平安在成立30周年之際啟動的一項總投入為100億元的扶貧規劃,“三村工程”緊扣“精準”二字,創新扶貧理念、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聚焦產業、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貧問題。在健康扶貧方面,通過"平安健康守護行動"項目,組織名醫問診、送藥下鄉,并將健康移動檢測服務等深入貧困鄉村一線,將城市優質醫療資源送到村面家門口。3年來,中國平安先后在17省開展移動健康檢測車巡診622場,援建、升級1228個鄉村衛生所,培訓村醫11843名,體檢義診覆蓋11萬余人,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優質便捷的診療服務。未來,“三村工程”仍會繼續,更多感人的故事,也將持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