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懸崖上這片古老的土地,竟然重新散發出了活力。這一切還要從“懸崖上的油橄欖”講起。
貧窮與閉塞,曾是懸崖村的主旋律
“懸崖村”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地處1400—1600米的山坳之中,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這里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就是一條傾斜度超過60度,約2.8公里的鋼梯。如此艱難的路況,阻隔的不僅是與外界的溝通,還有村民們的收成作物。村民們一聲聲嘆息,早已成為了日常。然而,這一切,隨著一個叫做“張權武”的人的到來,全都得到了改變。
3年前一個普通的日子,平安產險四川分公司涼山中心支公司副總經理張權武,接到了集團“三村工程”涼山地區產業扶貧的重任,他帶著公司的資源和干勁十足的決心踏入了大涼山這片沃土。盡管前期已經做足了調研功課,但當“天梯”真正立在眼前之際,當懸崖村貧困景象真正擺在面前之時,張權武的內心還是極不平靜,有酸楚、有同情,更有幫助村民們的決心。
為了攻克懸崖村扶貧難題,一切調研考察張權武都親力親為。陡峭的懸壁、晃蕩的天梯、崎嶇的山路,這里的每一處都有過張權武的身影。走壞了十幾雙鞋子、爬過了無數次天梯,別人3小時才能進村,張權武熟練到2小時就能通過,他用腳步丈量了懸崖村的每一寸土地。終于,在日復一日的實地考察中,張權武為懸崖村找到了希望之光。
千辛萬苦覓得脫貧經,穿針引線尋合作
張權武發現,懸崖村的山頂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非常適合種植油橄欖,完全可以靠產業輸血帶動懸崖村人民脫貧。隨后,他一鼓作氣,通過動用各種資源,找到了專業發展油橄欖育種,有育苗基地、油橄欖榨油工廠項目的涼山州中澤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并第一時間和對方達成合作。
當張權武滿懷期待地和村民們分享這則消息時,卻被村民們的遲疑潑了一盆冷水。有人不相信會有高收益、有人不愿花錢買種子、有人說不懂如何種植油橄欖、有人說種了也賣不出去,天梯擺在那不好背啊……即使設備擺在眼前,村民們還是置若罔聞。那么多困難都突破了,勝利就在眼前。張權武絲毫不泄氣,一方面,他為了讓村民了解到種植油橄欖的好處,一家一戶地去做工作。另一方面,他與公司申請,希望將平安產險的“扶貧保”產業扶貧模式帶到懸崖村上去。
上天從來不會虧待每一個有心人,在張權武的努力下,2019年平安產險與涼山州扶貧開發局、昭覺縣人民政府及涼山州中澤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了“三村工程”戰略合作協議,針對涼山州會東縣的藍莓種植產業、昭覺縣的支爾莫鄉油橄欖種植產業,平安產險合計提供3800萬元的貸款利息補貼,專項用于“產融一體”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同時,懸崖村的貧困戶可以以“土地流轉+股權分紅+種植務工”等方式參與到扶貧產業項目中來,讓村民無開頭之難。
碩果累累,脫貧道路一路通
項目初期參與的人不多,只能動員村長書記帶頭。但隨村子里的變化越來越好,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以前種一畝洋芋能換幾百塊,現在村民通過這個項目,不僅能拿到土地流轉的收入,還能在項目關聯的公司里打工勞作得收入,最后還能在企業銷售了以后獲得一定收益。一畝至少能賺五六千。
為了把橄欖油送出大山,送到更廣闊的外界,為了給村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張權武過抖音、快手以及平安好車主、平安好生活等平安內部各APP平臺進行直播帶貨,向全國的網友、客戶、員工介紹來自涼山的橄欖油扶貧農產品。
如今,涼山有了2000畝油橄欖種植基地,建起了橄欖油生產廠房、橄欖油系列產品展示銷售大廳;解決了當地近500人就業問題,帶動112戶貧困戶直接參與項目。
懸崖村上的油橄欖樹,碩果累累,村民錢包鼓了,笑容多了,張權武的牽掛的心放下了。從曾經的旁觀者,到如今的參與建設者,在這么多年的時間里面,張權武已經把涼山當作了家,把村民當家人。對他來說,用自己微薄之力改變涼山,是他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中國平安“三村工程”持續發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之戰。緊扣“精準”二字,中國平安創新扶貧理念、扶貧機制和扶貧方式,聚焦產業、健康、教育三大根源性致貧問題,并發揮金融保險優勢,設計綜合金融扶貧閉環,通過“產前”扶智培訓,“產中”保險擔保、貼息支持,“產后”消費扶貧等三個環節,并融入“扶貧保、溯源保、防貧保”三種保險產品,構建出“三村”、“三環”、“三保”的平安特色扶貧模式。
三年來,“三村工程”已在全國21個省市地區落地,通過扶貧保、發債、貸款等多種形式,累計發放扶貧資金298.34億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5.02萬人,惠及73萬貧困人口。同時,中國平安已援建、升級1,228個鄉村衛生所、1,054所鄉村學校,培訓村醫11,843名、鄉村教師14,110名,體檢義診覆蓋11萬余人,受益學生達30萬人。隨著“三村工程”的持續推進,將有更多人享受到脫貧攻堅結出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