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娟 房啟予 陳巨慧 報道
本報費縣訊 煤炭壓減關系經濟民生。為破解煤炭消費壓減任務難題,費縣從發展全局謀劃,從細化工作方案入手,以改革突破舊瓶頸,創新工作思路方法,全力落實各項煤炭壓減工作措施,加大技能改造力度,努力提高工業企業能源利用率,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嚴控煤炭消費,積極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優化能源消費結構,發展新能源。依托北部山區、南部丘陵地帶的天然優勢,費縣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引進新項目、新技術,充分利用生活垃圾、生物質發電,形成了火電、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燃氣發電等多能源協調發展的格局,能源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和優化。
推動非煤能源替代煤炭消費。推行“煤改電”工程,其中,溫和酒業、宏原利建材、中糧油脂等企業完成生產線技術改造,全部取締煤炭消費。2019年以來,費縣積極推廣蘭炭替代原煤技術,大力倡導蘭炭摻燒,降低原煤消耗。
嚴控新增高耗煤項目,強化源頭控制。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和《不單獨進行節能審查的行業目錄》要求,從嚴控制新增耗煤項目,對關系縣域經濟、民生供暖的項目進行減量置換,確保全縣能耗和煤耗總量不超標。2018年至今,費縣無新上耗煤項目。
壓減高耗能行業產能,落實淘汰落后產能政策。費縣嚴格控制市場準入,對“兩高一剩”企業進行全面清理,積極引導民間投資更多流向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環保效果好的項目和行業,促進縣域工業結構調整。2019年,費縣關停一家燃煤熱電聯產的地方公用電廠,減少耗煤22.65萬噸,拆標煤16.18萬噸。
加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費縣積極貫徹落實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提高企業煤炭熱值標準,加大老舊設備改造力度,積極推廣新型煤粉鍋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高效大容量機組發電利用率、減少低效小機組運行時間。同時,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定期開展工業用煤和煤炭經營專項檢查,確保煤質抽檢全覆蓋,保障用煤質量。
以改革為引領、以創新為抓手,費縣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與2015年相比壓減80萬噸,實現了節能減耗與經濟發展雙贏,預計2020年末,全縣煤炭消費順利完成總量控制任務。同時,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至2019年底,全縣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企業9家,建設項目12個(其中已投產項目9個),全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計劃總投資130多億元,總計劃裝機容量達到1779.68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