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從2017年7月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2413件,督促收回國家所有財產和權益的價值125億余元,督促收回欠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85億余元。
河北省棗強縣扶貧項目補貼行政公益訴訟案是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之一。該案中,針對騙取扶貧項目補貼130余萬元的問題,檢察機關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追繳。目前,棗強縣扶貧辦已追回被騙取的扶貧項目補貼90余萬元。棗強縣人民檢察院以本案為引領,在轄區內組織開展專項行動,對具有類似違法情形的16個入股分紅類的扶貧項目督促啟動法律程序,追回被騙取的扶貧項目補貼500余萬元。
“這批9個案例,是檢察機關在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一個縮影。”胡衛列介紹,從典型案例看,檢察機關在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工作有以下特點:一是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民生熱點問題,體現服務大局;二是注重以點帶面,推動系統整治;三是運用檢察智慧助力解決行政監管難題,體現監督與支持并重;四是發揮一體化優勢,提高辦案質效;五是綜合運用監督方式,力求最佳辦案效果;六是堅持跟進監督,體現“敢啃硬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