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通訊員 秦四寶
本報記者 張思凱
蒙陰縣是一個純山區縣,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當地村民居住分散,農網升級改造非常艱難。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紀初開始,國網蒙陰縣供電公司利用3年的時間第一次對全縣所有的村莊進行大規模農村電網升級改造,針對縣里脫貧致富的方針,有意識將線路延伸,多布點,小容量,短半徑的農網升級,全面提升廣大農村電壓質量,隨著電壓質量的提高,一部分農民在水源、電力合適的區域種植蜜桃、蘋果、板栗,并且漸漸形成以垛莊鎮為中心的南部鄉鎮板栗產區,以常路、高都等鄉鎮為主的蘋果產區,以野店、岱崮為主的北部蜜桃產區。強網建設引來了百果香,讓群眾在脫貧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八達峪村就是得益于電網升級發展起來的村莊之一。為滿足群眾發展果園的需求,蒙陰縣供電公司先后3次對該村實施農網升級改造,截至目前,蒙陰供電公司已先后為該村樹立了200多基線桿,上了7個臺供電臺區,家家戶戶有了電力配套的小機井,廉價優質的電力資源,解決了果園灌溉的問題。目前,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余元,60%的村民住上了樓房,群眾過上了幸福生活。
經過20年不間斷的農網升級改造,蒙陰縣的電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境內擁有22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6座、35千伏變電站9座。目前,蒙陰果品主銷上海、江浙一帶,還有一些果品漂洋過海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據悉,在上海每兩個蘋果中,就有一個來自蒙陰縣。
東上峪村位于岱崮地貌中心區,地形多為山地,淺層水質多含氟,人畜不能飲用,連澆地都不能用,但打深水井電力配套資金困難。得知這一情況后,蒙陰縣供電公司特事特辦,全力解決群眾吃水難的問題,先后投資12萬余元,新架設水泥桿7基,為該村新上80千伏安變壓器一臺,不但解決了吃水問題,還灌溉果園300余畝,這個村開始逐漸富裕起來。
“現在供電實行了‘井井通’,可是為俺果農提供方便,變壓器就在地頭上,想怎么澆地就怎么澆地,這次井井通真是通到俺心窩里,發展林果業就更有底氣了。”9月2日,在蒙陰縣周家溝子村“井井通”工程架設線路,安裝變壓器現場,果園種植大戶董紀成對施工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