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2月15日訊 記者祝君壁報道:12月15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馬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長江“十年禁漁”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據介紹,長江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具典型性的一條生態河流,擁有獨特的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但長期以來,受人類活動影響,生物完整性指數降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為了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加力推進長江“十年禁漁”禁捕退捕各項工作。
“漁船漁民退捕基本完成。”馬毅表示,經過逐船逐戶建檔立卡,沿江10省(市)共核定退捕漁船11.1萬艘、漁民23.1萬人。“一江兩湖七河”和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重點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8.4萬艘、漁民18萬人,全部提前退捕上岸;各省(市)自主確定的其他水域,共有建檔立卡漁船2.7萬艘、漁民5.1萬人,已提前完成2020年退捕任務,剩余1599艘、3072人將按計劃于2021年底前完成退捕。
同時,漁民安置保障工作穩步推進。在2018年至2020年已下達87億元的基礎上,今年8月份中央財政提前下達了原計劃2021年安排的5億元過渡期補助資金。
馬毅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加強漁民安置保障,做好就業跟蹤幫扶,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嚴厲打擊非法捕撈,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確保禁捕取得扎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