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廖溫勃
足足搶救了兩天,63歲的老溫(化名)終于恢復了清醒。半年前發現血糖輕微升高卻不以為意,沒想到暴發性1型糖尿病突然發生。專家指出,即便此前沒有糖尿病史,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也建議每年定期一次血糖檢查,當突然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時,需警惕糖尿病可能“纏身”。
乳酸值翻十倍!1型糖尿病暴發命懸一線
10月6日凌晨,老溫在家中突然反復嘔吐,當天傍晚開始乏力、頭暈、意識模糊,家屬呼叫120送至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急診。到醫院時老溫已陷入昏迷,床邊監護儀顯示生命體征已極不穩定,血壓更是一度降至儀器無法檢測出來。急診抽血結果顯示,老溫的血糖竟已高達80.74mmol/L,乳酸10.4mmol/L,血鉀7.70mmol/L,這意味著患者整體內環境已被完全破壞,隨之而來的將是多臟器損害、休克,甚至是心跳驟停。
醫院急診科迅速組織內分泌科、ICU聯合會診,轉入內分泌科專科搶救,ICU隨時準備支援。“患者年紀較大,有肺癌病史,身體條件較差,當時已經意識不清、呼吸困難、心率失調,如果搶救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婉媚介紹,老溫除了血糖奇高,比正常值翻了十倍的乳酸值更是極大隱患,“通常來說,此類患者更多出現的是酮癥酸中毒,但老溫出現的乳酸中毒更為危重,死亡風險高出多倍。”
經過一夜通宵救治,老溫終于保住了生命,但預料中的多臟器損傷已經出現。醫生經綜合分析,考慮患者為暴發性1型糖尿病,制定了新的治療方案。老溫病情日漸好轉,不久順利出院。
前期幾無癥狀,定期血糖檢查很重要
其實早在半年前,老溫在外院治療肺癌期間已經發現血糖有輕微升高,但沒有引起重視。他所患的暴發性1型糖尿病,由于尚未發現其明確的病因及自身免疫的證據,目前被歸入特發性1型糖尿病的范疇。
“嚴格來說,暴發性1型糖尿病是因某種免疫損傷導致,遺傳因素參與的可能較大。”李婉媚解釋,也正因此,患者前期幾乎沒有任何異常癥狀,胰島相關抗體通常為陰性,即便此前沒有糖尿病史也可能會突然暴發,難以預測。
李婉媚表示,暴發性1型糖尿病起病急、預后差,發生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風險高,一旦發病沒有及時就醫,容易出現并發癥甚至有危及生命的風險。
“對于暴發性1型糖尿病,如果能及時發現血糖升高,盡快就醫,可以避免酮癥酸中毒或者乳酸中毒的發生。”李婉媚表示,具備高危因素人群應每年定期做一次正規的血糖檢查,當突然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少)時,就應警惕糖尿病可能已“纏身”。除了檢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紅蛋白檢測也十分重要。此外,對于危險因素較多的人群,也可家庭配備血糖儀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