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河南省臺前縣黃河灘區居民集中搬遷啟動儀式舉行。剛搬進縣城安置區新家的灘區農民,開啟了新的城市生活。
“趕上好時候了,以前咱都沒敢想過能從灘區搬出來。”馬樓鎮西尚嶺村王秋蓮老人說。前不久,馬樓鎮組織灘區群眾選房、領鑰匙后,王秋蓮和村里群眾,經常跑到縣城安置區看新房。
數據顯示,啟動儀式當天,共有260多戶群眾搬進安置區新家,圓了期盼已久的安居夢。
臺前縣是黃河出河南的最后一個縣,所轄黃河河道總長62公里,高聳的黃河大堤如同一條延綿不絕的屏障,集中連片的貧困區成為全面小康、鄉村振興的短板和洼地。
“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為灘區搬遷奠定了堅實基礎。”臺前縣縣長王俊海告訴記者,臺前縣多措并舉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2750人已全部脫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的6408元增至2020年的11370元。
把灘區遷建作為灘區扶貧的重中之重。在如期完成吳壩鎮東橋村、孫口鎮王黑村2個河南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第二批試點村的基礎上,臺前縣全力推進黃河灘區居民遷建3年計劃攻堅行動,拿出縣城和鄉鎮位置最好的地塊,集中各方優勢資源建設縣城、吳壩、夾河、馬樓4個安置區,分年度制定建新、搬遷和拆舊任務計劃,壓緊壓實沿黃鄉鎮和相關部門責任,確保早建成、早投用、早入住。
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全部達到入住條件,已有1300余戶群眾搬進安置區新家,其余正在有序搬遷。二期安置區將于春節后啟動搬遷,如期完成43個村、10248戶、34445人的灘區遷建任務,同步因人因戶落實產業、就業、社會保障等后續幫扶措施。
“臺前縣堅持將灘區遷建與鄉村振興、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謀劃,實現安居與富民同步推進、生態與產業同步發展,讓黃河灘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花果灘、幸福灘。”濮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臺前縣委書記常奇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