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中小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陜西省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撬動作用,想辦法、解難題,2020年,省財政安排資金2437萬元,帶動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引入“源頭活水”。
一是想辦法擴大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支持陜西省中小企業掛牌“新三板”,對首次掛牌的中小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全省中小企業掛牌數量位居西部地區第二;支持該省青年創業企業利用“青創板”融資。對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給予貼息,撬動25家中小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貸款2.8億元。
二是想辦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省財政安排資金1864萬元,對各類金融機構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按照不超過0.5‰的標準給予獎勵,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支持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等7家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降幅最高達到1.2個百分點。
三是想辦法支持小微企業直接融資。用好陜西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各類創業投資基金,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優質中小企業。截至2020年6月,中小基金共投資5批44個項目,投放金額4.54億元,其中,2.66億元參股子基金15只,1.2億元參股融資擔保公司7家,6800萬元直接投資中小企業20個,8家被投企業掛牌“新三板”。 (薛建剛)